珠海科技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4 0

二、2025年珠海科技学院简介:

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18日,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办学特色鲜明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在2024年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位居第二,连续四年名列广东省第一名,连续三年在广东省民办高校年度检查中获评“优秀”。

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获评“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获评“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现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4个、全省“三型”党支部2个、全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珠海市的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学校主动融入“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两大国家战略,投入3000万元建设大健康产业学院、大健康产业研发中心,2023年3月获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建设方向为“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同时,学校主动布局老龄事业及老年大学建设,2023年6月揭牌成立珠海科技学院老年大学,2023年7月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2023年9月获增补为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学校围绕珠海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现设17个二级学院、6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9大学科门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市级优势学科3个,拥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目前正打造大健康与老年康养、工业软件与集成电路2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

学校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年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名中位居同类院校首位,目前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先后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共2项。重视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中位列全国同类院校十强,近两年学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获得各类奖项39项。2022年,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为获批立项的6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高校。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对接产业需求,积极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学校建设有各级各类研究机构72个,其中国际合作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地9个、市级科研平台/基地13个。近五年,学校科研经费投入总额达2.4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2项为合作单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1项;省部级项目130余项,其中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4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项;市厅级项目150余项。荣获澳门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5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3项。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引进机制和培养环境,组建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研发能力较强、德才兼备、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其中二级教授24名、博士生导师73名,省级教学名师15名。学校不断加强名师建设,现有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6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广东省三八红旗手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校长1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2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30名教师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2名教师入选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21年,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在人才队伍等建设方面取得标志性突破。

学校立足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优质交流平台,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深造,截至目前已选派3300多人次学生赴国(境)外留学、交流,已选派240多批次、500余人次教师赴国(境)外交流研修;大力培育特色项目,积极创新中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与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对接,在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英语等5个专业组建“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专班。

学校注重塑造学术品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科技大师系列讲座”,定期邀请院士来校讲学,迄今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106位院士光临,并主讲了148场讲座。学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赛事,近6年来,获各级各类课外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2850项,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获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14项,省赛金奖7项、银奖21项、铜奖40项,连续9年获广东省优秀组织奖。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共有教学楼6栋,实验楼2栋,宿舍楼42栋,教师公寓12栋,两大食堂共8个饭厅(含教工餐厅),拥有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30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学校国学园区于2023年投入使用,项目规划用地9.6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4.5亿元,学术交流中心、教学楼、国医馆、禅茶室等作为学校教学和实习实训场所,为本科教学工作服务,未来学校将把国学院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大健康教学实习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传承基地,为老年大学建设提供优质资源,同时也将进一步满足学校教学、住宿、办公及交流接待需求,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文化品味。

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坐落于经济特区之一的广东省珠海市。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优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被誉为国内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学校以建设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立足湾区,服务广东,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本科教育为根本,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思想道德品质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在就业方面,珠海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知名企业,如华为、腾讯、格力等。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大健康与老年康养、工业软件与集成电路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还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多家企业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珠海科技学院的校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作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在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在2021年成功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的佼佼者。

学校的历年大事包括:2004年成立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成功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2023年获批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2023年揭牌成立珠海科技学院老年大学;2023年获批全国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2023年增补为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珠海科技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