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师范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南昌师范学院(原江西教育学院)是江西省属公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现有昌北、青山湖两个校区,是江西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公室,是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是江西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西省学校红色文化宣讲基地、江西省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西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江西省国民营养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综治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江西省节水型高校、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和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江西省研学旅行研究会、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江西省谱牒协会、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江西省高等学校摄影学会、江西省食育学会等一批省一级学会以及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学校长研究会、小学校长研究会、幼儿园园长研究会设在学校。

校史悠久,办学成果显著

南昌师范学院作为江西省最早创办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成立的江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1956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江西教育学院,由新中国江西省人民政府首任省长邵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69年,学校与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大学文科合并,成立江西井冈山大学。1979年恢复江西教育学院独立办学,1981年教育部在我校召开全国教育学院会议,会后颁布《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30号)。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南昌师范学院,奠定了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2年1月被列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13个教学学院,设有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万余人。现有30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15个师范类专业通过第二级认证或接受专家组进校考察,均获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资格。学校在长期教师教育办学过程中,凝练出师范生“腿上有泥、身上有汗、心中有爱、师能有长”的“四有”气质品质,从“师德、师风、师能、师技、师长”五方面培养师范生核心素养,传承学校独具魅力的师范红、师范味、师范情、师范力、师范美,展示教师教育时代品格和时代精神,成为江西教师教育的办学样本和新时代展现。学校教师教育办学经验入选第77期《教育工作情况》,得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肯定。

就业前景广阔,校企合作深入

南昌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与正邦集团、江西电信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积极推动“双创”教育,学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果。

特色专业突出,学科建设成果丰硕

学校在教师教育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学前教育专业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商务英语3个专业获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学校还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协调发展,打造文旅融合类专业群,现有一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产教融合育人示范项目、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江右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校以来,在逻辑史、书院史、学校管理心理学、古籍整理、训诂学、拓扑学、语文教学论等学科领域涌现了周文英、李才栋、李旷、吕小薇、邓志瑗、吴东兴、袁牧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一大批教师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科技成果特等奖、省社科成果奖一等奖,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6人次,省“双千计划”人选、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省金牌教授等省级人才59人次,兼职博士、硕士生导师42人,聘请欧阳自远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63人担任荣誉(客座、兼职)教授。大批研究成果获得中央、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育人质量卓越,社会影响广泛

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家禽分子育种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共建食育基地和中国食育研究院;与南昌大学、印度尼西亚乌达雅纳大学合作共建旅游孔子学院;有江西省卫健委、江西省教育厅授牌成立的江西省国民营养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与江西省文旅厅合作共建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与江西省文旅厅、南昌市政府、资溪、金溪、永修、南昌经开区、泰和、南丰、萍乡、赣县区等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学校师生主编、主导、主演的“金色赣鄱”江西彩车展演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地方彩车最高奖项“华美奖”。学生屡获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第三届中国大学生线上智能跳绳挑战赛、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冠军等奖项;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江西省最美大学生”等荣誉。

培训优势显著,社会贡献突出

学校承担教育部国培示范项目及省培、委培、援培项目,培训学员遍布全国18个省、覆盖江西11个设区市的100个县(市、区),培训效果年年获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员、专家的好评。国培案例入选教育部优秀典型工作案例。自建校以来,学校集中培训中小幼教师、校(园)长15万余人次,远程培训与集中面授中小学校长和教师400余万人次。学校培训过江西90%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和80%以上的骨干教师,连续承担7期江西名校长培训工程。江西2400余名省级特级教师、省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800余人在学校参加过集中培训,100%参加过学校远程培训,为江西中小幼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作出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砥砺前行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扎实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树牢人才培养中心定位,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顺利实现“申硕更大”,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