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类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学校始建于1907年,前身为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历经多次更名与升格,2010年正式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河北省转型发展示范校、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校,学校在“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校,同时也是国家民委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校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907年创办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是学校的雏形,1915年更名为热河公立师范学校,1958年改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曾短暂升格为承德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4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成为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秉承“修德砺能、博学致远”的校训,形成了“同心砥砺谋发展、持之以恒攻难关、自强不息谱新篇”的大学精神。
学校占地面积69.3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6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7亿元。设有17个二级教学单位,5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2022人,在职教职工972名,其中专任教师674人,博士教师108人,高级职称23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73人。学校拥有7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7人次获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特色专业突出,尤其在教师教育、民族文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河北省一流本科建设课程9门。学校还拥有河北省现代产业学院1个,获批国家级新文科1项、省级新文科1项、省级新工科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0项。近三年,学校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55项,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4项。
在就业方面,学校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87.59%,近三年在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799项。学校实施援疆就业“星火计划”和“西部计划”,已有94名毕业生扎根新疆、西藏,支援边疆建设。学校还依托“一庄、一坝、一话、一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主动对接承德市“3+3”绿色主导产业,建设文化旅游、信息智能、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管理、教师教育六大专业集群。学校与4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承担“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承德清洁能源研究、承德文化旅游大数据产业研究两个分院建设。同时,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美国莫瑞州立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27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交流。
展望未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硕士点建设,朝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民族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