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Zheji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教育部于2016年3月1日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实施共建。学校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板块,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占地面积602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校园内拥有大剧院1座、音乐厅3座、剧场3个、演播厅2个、排练厅104间、琴房935间、录音棚8间以及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和艺术实践场馆。
学校设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等3个一级学科,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被列为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被列为省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学校拥有艺术学学术硕士和音乐、舞蹈类别专业硕士的学位授予权,设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艺术与科技等8个专业。其中,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表演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余3个专业均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浙江音乐学院下设18个教学单位,包括作曲与指挥系、音乐学系、音乐教育学院、钢琴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管弦系、流行音乐系、舞蹈学院、戏剧系、音乐工程系、人文社会科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指导教学部、附属音乐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叔同学院等。学校还建有数字音乐智能处理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沉浸声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省文科实验室歌剧学实验室、数字音乐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文艺创研中心等省部级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音乐教育研究所、音乐学研究所、戏剧学研究所、舞蹈学研究所、艺术与文化管理高等研究院、音乐文化研究院等二十余个校级学科科研平台。
学校在艺术实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建有室内管弦乐团、民族室内乐团、交响乐团、国乐团、合唱团等高水平艺术实践团体,并设有《音乐文化研究》学刊编辑部。学校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音乐学院、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罗兰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院校签订校际战略合作协议,并作为主席单位发起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浙江音乐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单独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招生。截至2025年,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2913人,研究生662人。学校秉承李叔同先生倡导的“学堂乐歌”精神,以“事必尽善”为校训,以“弘毅尚德、博约精艺”为价值理念,致力于培养基础厚实、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
校史与历年大事:
浙江音乐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李叔同先生创办的“学堂乐歌”运动,这一运动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2016年,学校正式成立,标志着浙江省在音乐艺术教育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2018年,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2020年,学校获批设立数字音乐智能处理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音乐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2023年,学校与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了中欧音乐教育合作的新篇章。
特色专业:
浙江音乐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表演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音乐表演专业以其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艺术实践资源著称,培养了大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音乐人才。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毕业生在音乐创作和音乐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就业情况:
浙江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科技等领域。学校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艺术团体、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设有创业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在音乐产业领域取得成功的创业典型。
作为一所现代化的音乐艺术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办学,努力为国家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