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学院
桂林旅游学院坐落于享有"山水甲天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旅游类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85年,前身为桂林旅游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21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作为我国两所独立建制的全日制公办旅游本科院校之一,学校现拥有雁山、骖鸾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达125.72万平方米(1885亩)。
校史沿革与重大发展
学校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因旅而生、因旅而兴、因旅而强"的办学理念。1994年,学校首次更名标志着办学层次的提升;2015年成功升格为本科院校,实现了办学质的飞跃;2021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开启了发展新篇章。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全国旅游扶贫培训基地等多项重要资质,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色专业与人才培养
学校现设有14个教学学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为龙头,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完整专业体系。其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应用型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位,获评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学校创新构建"一轴两翼三能力四融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有30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文旅行业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优势与校企合作
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与柳州市、河池市等多个地方政府开展校政合作。学校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旅游管理、酒店运营、会展策划等领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科研实力与平台建设
学校拥有广西一流学科旅游管理学科,建有广西文化和旅游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桂菜工业化加工与营养安全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学报《旅游论坛》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在旅游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校还设有广西旅游数据中心,率先制定国内首个省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地方标准。
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附属成员单位,学校与EHL酒店管理商学院等20多所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在印度尼西亚设立海外校区,实施双学历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学校是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发起院校,累计为东盟国家培训3000多名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与特色
学校将旅游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独具特色的4A景区校园。建有广西旅游博物馆、"青松夕照"雕塑群等文化景观,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桂戏广播体操。学校获评第一批自治区文明校园,5个二级学院获批自治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
面向未来,桂林旅游学院将继续坚持"根植行业,立足桂林,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努力建设成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旅游大学,为文旅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