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淮南市。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历经1962年停办、1978年复校等重要历史阶段。1999年,学校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与淮南教育学院(1978年组建)、淮南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三校合并,组建新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淮南师范学院,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学校被确立为安徽省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为安徽省首批应用特色高校培育单位,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学校现有泉山、洞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6.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54亿元,馆藏图书229万册(含电子图书)。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0197人。在职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6人,具有高级职称32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18人。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师范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英语、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汉语言文学等9个师范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11个非师范专业进入普通高校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其中,英语和生物科学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在全国师范类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14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省部级项目26项,获得各类专利268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学校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学报、中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学报。
在就业工作方面,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2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5%,其中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2%。学校与省内外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毕业生人数的3倍。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近年来,学校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高水平"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等荣誉称号,连续八届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展望未来,淮南师范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