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警官学院
江西警察学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公安本科院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江西省公安学校,经过多次更名与发展,先后经历了江西政法学院、江西政法干部学校、江西省人民警察学校、江西公安专科学校等重要发展阶段。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江西警察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1年11月,公安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部省共建的地方公安本科院校,并建立了全国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2024年,学校被列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院校和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公安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学校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梅岭大道1666号,校园占地面积1932.68亩,校舍建筑面积22.4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0.54万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江西警察学院现设有9个教学院(系部),在校生4800余人。学校开设了11个公安类专业和3个普通专业,其中经济犯罪侦查为国家一流专业,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法学为省级一流专业。2024年4月15日,学校经省公安厅批准揭牌成立了网络安全学院,增设了安全防范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科普通专业,进一步拓展了专业领域,适应了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需求。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9人,副高级职称88人,博硕士学位274人。学校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公安部部级津贴2人、公安部教学名师4人,全国公安院校优秀教师6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教学名师6人。此外,学校还拥有省级金牌教授1人、金牌教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1人。
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部级精品类、示范类课程33门;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2020年以来,学校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4门,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5个。学校公共安全研究中心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电子数据管控与取证实验室2024年被江西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自2010年升本以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30余篇;获得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近千项,其中省部级奖40余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立项课题89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省部级400余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 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250余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公安部优秀培训教材1部,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2部。学校主编的《江西警察学院学报》影响力指数名列全国公安院校第6,《经济犯罪侦查研究》在全国经侦系统有广泛影响力。
在就业方面,江西警察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进入公安系统、政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学校自升本后培养本科毕业生1万余人,先后涌现了以程永林为代表的全国公安系统一、二级英雄模范21人,为省内外培训在职民警、政法干部15万余人。学校与各级公安机关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江西警察学院始终坚持“政治建院、特色兴院、改革强院、质量立院、从严治院”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公安人才。学校在公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