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地处“乌蒙腹地、三省红都”,校园依山傍水,南临碧阳湖,北靠德溪湿地公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学校不仅是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项目高校,还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应用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项目试点院校等多项荣誉。此外,学校还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最初为省立毕节师范学校,后历经贵州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93年,学校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占地面积11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4亿元,纸质图书115万册,拥有10个中外文数据电子资源平台。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开设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包括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专家、省级学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和教授、博士等,教职工总数超过1000人。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2万余人,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拥有6个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0门省级一流课程。学校还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等7个省级以上教学平台,并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等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余项。科研方面,学校拥有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贵州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等15个科研创新平台。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300余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202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在就业方面表现出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邀请省内外知名企业来校招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此外,学校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助力学生顺利步入职场。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还注重红色文化教育,依托毕节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展望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服务毕节根脉所系”的办学理念,紧扣贵州“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聚焦“四心四能”人才培养,打造内涵建设“五个地”平台和特色文化“五个区”品牌。学校将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毕节、面向贵州、辐射全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学校历年大事记:

  • 1938年:学校前身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成立。
  • 1993年:学校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005年: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
  • 2014年:学校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202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