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大学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2000年由潍坊高等专科学校与昌潍师范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而成。作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潍坊学院始终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史与历年大事
潍坊学院的办学历史源远流长,1951年建校初期以师范教育为主,2000年通过合并组建成为综合性本科高校。2010年,学校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2021年,成为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连续多年获评山东省文明校园。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4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资源丰富。资产总额达2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323万余册,数字资源42.5TB。学校还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和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潍坊地区城市节点单位,并入选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创建单位。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096人,其中专任教师1550人,高级职称人员730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5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1%。学校汇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此外,学校还拥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省级科研团队和3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科专业与特色
潍坊学院现设26个教学单位、74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经济、管理、农、法、历史、教育和艺术10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光学、区域经济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民俗文化学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此外,学校还有13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和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
人才培养与就业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929人、专科生2076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8人、国际学生30人。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潍柴、歌尔、天瑞重工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7个。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1800余项,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0余项。办学73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38万余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人才培养满意度均超过97%。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有组织科研,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学校建有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物联与大数据省工程研究中心等54个市厅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50余项。
服务社会
潍坊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主动对接现代化强省强市建设,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学校与潍坊多个县市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研发机构,建设了潍坊乡村振兴学院、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等合作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秉持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理念,与俄罗斯、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还招收4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并聘请外国专家或教师来校任教或做学术讲座220余人次。近年来,学校获批“山东—中东欧青年人才实训基地”和“山东农产品国际品牌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当前,潍坊学院正锚定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和“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办学治校“八大工程”,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