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莆田学院坐落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莆田市,这里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侨乡。学校成立于2002年3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截至2025年,学校拥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2万人,硕士研究生80人。莆田学院在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审核评估,2023年顺利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1年10月,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A类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并获批3个省级主干学科。

校史沿革:莆田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创办的兴化圣教医院附设护士训练班。2002年3月,学校在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合并的基础上,吸收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的教育资源组建而成。2003年7月,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2013年10月,仙游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历经百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工医为主、文管为辅的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

办学条件:学校拥有紫霄校区和学园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120亩,校舍建筑面积达83.7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6亿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532多万册。学校设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347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5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23年,学校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企业联合申报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莆田)实训基地”顺利通过工信部验收。

特色专业与就业:莆田学院下设17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的临床医学、工艺美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为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尤其在医疗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与莆田市13条重点产业链紧密对接,成立13个服务专班和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783人,其中专任教师1352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57人,博士学位以上教师40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770人。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福建省“最美教师”1人,福建省优秀教师7人,福建省教学名师3人。此外,学校有2人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研究生教育:莆田学院现有新闻与传播、机械、资源与环境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3年首次招生录取80人。学校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44人,已毕业118人。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等。

教学改革与科研: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和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近年来,学校承担校外纵向科研项目230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4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00多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

合作办学与服务地方:学校与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合作举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印度尼西亚希望之光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20多个境外大学开展交流合作。学校还与台湾清华大学、弘光科技大学等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作为福建省首批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高校,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立妈祖文化研究院、莆仙文化研究院、木兰溪综合治理研究院等9大研究院,打造莆院智库品牌。

历年大事:2002年,莆田学院正式成立;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A类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2023年,顺利通过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并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申报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莆田)实训基地”通过工信部验收。

莆田学院秉承“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大爱深、上手快、能吃苦、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红色、品质、文化、活力、美丽”五新莆院建设,奋力开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