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山西中医药大学,作为山西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的高等学府,自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以来,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医药教育、科研和医疗服务的重要基地。1986年,学校接收原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学生开始办学,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标志着山西中医药教育的新纪元。2000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同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091亩,拥有太原、晋中2个校区,设有15个二级教学机构,5所直属附属医院,47个临床实践教学基地,27个非临床类实践教学基地,23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工、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286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2055人,其中本科10324人,研究生1393人。

在专业设置上,山西中医药大学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学校拥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特色专业包括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其中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药学专业为山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校史悠久,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厚德求真,守正创新”的校训,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历年大事包括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7年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在就业方面,山西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医院、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等。学校与多家医疗机构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8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74人。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1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19人。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现有省部级以上研发与科技服务平台40个,包括分子中医药学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药微乳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山西)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个国家级平台。

学校现有5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其中3所为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依托单位;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之一,其“新九针”技术享誉国内外。

学校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围绕以中医药为主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产学研合作,联合69家单位,牵头成立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与晋中市政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2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不断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作为首批中医药院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是“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成员,是其中医药子联盟发起单位之一,是山西省三所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招生资格的学校之一。学校连续20余年承担商务部“发展中国家针灸技术培训班”教学任务,并与英国、澳大利亚、斯洛伐克、马来西亚等20余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厚德求真,守正创新”校训,主动适应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形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