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于风景旖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等学府。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

在60余年高等教育办学历程中,淮阴师范学院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为地方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苏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秉承"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和"崇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用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办学育人,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校历史沿革:

  • 1958年 淮阴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 1978年 恢复高考后首批招生
  • 1997年 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淮阴师范学院
  • 2002年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
  • 2007年 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 2014年 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 2021年 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

学校目前拥有长江路、交通路两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63万平方米。设有20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特色专业:

  • 小学教育(全国首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
  • 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 化学(省级重点学科)
  • 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优秀人才辈出,古籍整理专家周本淳、宋代文学研究专家于北山、楚辞研究专家萧兵、党史研究专家程中原、鲁迅研究专家闵抗生等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近2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600人。

就业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 基础教育领域:约60%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
  •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约15%毕业生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 企业单位:约20%毕业生进入各类企业
  • 继续深造:约5%毕业生考取研究生

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英国、美国、法国、芬兰、意大利、台湾等15个国家(地区)的近7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分别建立了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联合培养项目。

在新的发展时期,淮阴师范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矢志教师教育,服务地方发展,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以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朝着区域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目标阔步迈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