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伊犁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是教育部、江苏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作为边疆地区重要的高等教育学府,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办学理念,扎根边疆75年,为社会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校史沿革与重要发展节点

伊犁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1950年,除师范专业外,学校其他专业并入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1953年更名为伊犁师范学校,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伊犁师范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2023年,学校成功入选"双万计划",多个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标志着学校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学校现有18个教学单位,57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其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语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学为自治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学校拥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49个二级学科(专业领域)。近年来,学校重点打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研究、边疆安全与治理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等特色学科群,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学校现有教职工1378人,其中专任教师10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逐年提升。近年来,学校引进"天山学者"高层次人才28人,聘任名誉教授9人,特聘教授32人。2018年以来,学校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09项,资助经费超1亿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91篇,申请专利216项。2023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科研实力显著提升。

就业情况与人才培养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学校与伊犁州及周边地区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合作关系,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办学条件与发展规划

学校占地总面积1278亩,教学及辅助用房18.12万平方米,拥有21个实验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2.23万册,电子图书44.26万册。当前,学校正以建设"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的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目标,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新高地,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展望未来,伊犁师范大学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秉承"品正学实"的校训,传承"爱国、崇德、勤奋、求实"的校风,努力建设成为在区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为边疆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