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
2025年遵义师范学院简介
遵义师范学院坐落于素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拥有百年教学历史的学府。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历经多次更名与发展:1936年更名为"省立遵义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遵义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正式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并开始本科办学。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志着学校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持"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形成了"遵道循义、敦品励学"的校风和"道业并重、德识双馨"的教风。近年来,学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2011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同年获批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2014年成为"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贵州省牵头高校;2021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校园建设与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已完成北区建设近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现有18个学院(教学部),开设51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851人,并面向老挝、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0个国家招收留学生,在册留学生56人。
师资力量与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1120人,其中博士239人,硕士530人,正高170人,三级教授8人,副高391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津贴专家3人,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9人。学校现有16个学科,其中包含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特色专业包括:
- 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汉语言文学(省级一流专业)
- 历史学(省级重点学科)
- 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特色专业)
- 化学(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教学科研平台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金课"41门;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平台12个,省级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科研平台包括: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
- 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
- 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
- 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
- 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
就业与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2021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 基础教育领域:每年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输送大量优秀中小学教师
- 基层公务员:通过选调生、公务员考试等途径服务地方
- 企事业单位: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 继续深造:考研升学率逐年提升,2024年达到25%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等平台优势,致力于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红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