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百年师范传承,培育教育英才
岭南师范学院坐落于广东省湛江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创建的雷阳书院,历经雷阳中学堂、雷州中学校、广东省立第十中学等发展阶段,1935年正式成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54年迁至现址,1978年升格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正式定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百年校史与重大里程碑
岭南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跨越近四个世纪,见证了我国师范教育的蓬勃发展。1904年开设简易师范科,标志着学校师范教育的开端。2000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6年,学校入选广东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2018年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3年,学校发起成立全国海岛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联盟,成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共建单位。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学校设有32个二级学院,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的办学特色。其中,汉语言文学和化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物理学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IEET工程与科技教育认证。学校建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形成了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
就业优势与人才培养
岭南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师范类专业就业率高达98%。学校与粤西地区300多所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稳定的就业渠道。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0%左右,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以"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著称,广泛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及全国各地,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
学校建有35个省级科研平台和9个湛江市科研平台,设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红树林研究院等9个校内研究院。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58项,省部级项目309项,获授权专利820项。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美国、英国、白俄罗斯等国家13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学校还加入了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等多个国际教育联盟。
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岭南师范学院将继续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为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