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SIT)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大学,自1954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学校不仅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还入选了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并在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知识产权试点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以来,学校连续六年跻身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应用技术型高校第一梯队,展现了强大的综合实力。
校史与历年大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4年,最初以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0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标志着其向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转型。2016年,学校升格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香料香精化妆品、功能新材料、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学校在历史上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2020年,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设有2个学部、19个二级学院,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学科门类,拥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香料香精化妆品、功能新材料、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等,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还拥有6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此外,学校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的特色学科群,形成了“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
就业情况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其中1个入选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化工、材料、智能制造、设计文创等领域表现突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科研实力与创新平台
学校科研实力突出,拥有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以及香精香料及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创新平台19个。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项50余项。
学校还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师资力量与国际交流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博士生导师3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0%。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70余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的高水平人才梯队。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校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设有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近年来,学校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未来展望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优选地,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不断奋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