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二、2025年广东药科大学简介: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命名为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学校现有广州(大学城、宝岗、赤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经过65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了“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独特办学特色,成为全国知名的药科大学之一。

学校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22个学院(部)、3个研究所(中心)、2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广东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和“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建设高校,广东药科大学在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生物制药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校史与历年大事

广东药科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最初作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成立,主要为广东省培养医药卫生人才。1978年,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广东医药学院,标志着学校正式进入高等教育体系。1994年,学校更名为广东药学院,进一步明确了以药学为核心的办学方向。2016年,学校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成为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

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8年,学校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在软科排名中蝉联全国第三,2021年和2022年排名全国第四。2023年,学校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广东药科大学拥有2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包括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生物制药等特色专业。学校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全国享有盛誉,药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此外,学校还拥有67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21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形成了完整的药学教育体系。

学校的中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培育建设学院,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学科竞争力。

就业情况

广东药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医药、医疗、生物制药、公共卫生等领域。学校与多家知名医药企业、医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就业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医药企业中,广药大毕业生备受青睐。

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业者和创新人才,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

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广东药科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建有糖脂代谢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55个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牵头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尤其在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方面,形成了多学科综合一体化的诊疗新模式,并制定了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

学校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附属第一医院组建的“广药-连南”医联体模式受到国务院医改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在广东省内推广。2023年,学校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中医药领域的服务能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

广东药科大学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来自俄罗斯、印度、南非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校还开设了药学专业国际班,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校举办了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年会等29场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学校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推进“亚洲校园”项目,开展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

展望未来,广东药科大学将继续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校训,弘扬“励志笃行、融通日新”的校风,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药科大学的目标坚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