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
2025年安徽财经大学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AUFE)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安徽财贸学院,最初校址位于合肥。1961年,学校迁至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这座被誉为“珍珠城”的城市成为学校发展的新起点。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如今,学校已成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和高峰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拥有蚌埠龙湖东、西两个校区和合肥高等研究院,占地面积1450余亩,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百佳食堂”、首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称号。
校史与历年大事
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史可追溯至1959年,建校初期以培养财经类人才为主要目标。1961年迁址蚌埠后,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财经类高校。2004年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标志着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安财新经管”战略,积极探索“新文科”“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财经类高校中的佼佼者。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多科性财经大学,学科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门类。学校拥有3个省级高峰学科、3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在2023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进入前20%,工商管理进入前30%。此外,学校的工程学、社会科学、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包括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等。特色专业包括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等,其中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就业情况
安徽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金融、会计、贸易、管理、法律等行业。学校还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就业服务,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机会。此外,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了多个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学生自主创业。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8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89人。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40人。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科研与社会服务
安徽财经大学坚持科研兴校,拥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智库、安徽省重点智库等12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近五年,学校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居安徽省高校前3。学校还出版发布了《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报告》等系列研究报告,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际化办学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高水平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招收来自10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校与韩国高丽大学世宗校区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机会。此外,学校还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未来展望
“十四五”期间,安徽财经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安财新经管”和“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两大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