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悠久校史与重要发展历程
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成立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1978年,北京大学第二分校创建,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两校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学校1958年开始大规模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培养研究生,2018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建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校区与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沙河、小营、健翔桥、金台路、酒仙桥五个校区,占地面积81万余平米,设有15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1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91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8人,留学生137人。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一流专业17个。特色专业包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软件工程
6个学科在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进入前50%,拥有2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
就业情况与人才培养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领域包括:
-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35%
- 先进制造业:占比25%
- 金融服务业:占比15%
- 科研院所:占比10%
毕业生平均起薪位居全国前40名,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现有专任教师1046人,其中74%具有博士学位,64%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35个。近三年年均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
未来发展展望
学校将继续坚持"双一流"建设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国家和首都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稳步前进,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首都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