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简称“公大”)是公安部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学校始建于1948年7月,前身为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创办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历经多次更名与发展,1984年正式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定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学校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进一步壮大了办学实力。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学科领域和办学规模。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都曾对学校给予关怀与指导。2023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回信,勉励他们继承父辈精神,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彭真、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兼任校长,为学校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王小洪同志莅临学校考察,强调学校要继续当好全国公安院校的“排头兵”,加快建设“全国领军、世界一流”公安高等学府。
作为公安行业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全国公安系统首个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学校拥有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国家安全学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公安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教学设施完备,拥有国内最齐全的公安类图书馆藏,馆藏图书150万余册。学校还建有警务战术训练馆、警体综合训练馆等现代化教育训练场馆,配备了实弹射击、情景模拟、泅渡救援等一流警务实训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在科研方面,学校坚持面向国家安全战略和科技兴警需求,系统推进科研创新。学校拥有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了7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30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0%,并拥有多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学校还注重国际化办学,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合作,每年举办“国际警务论坛”,并牵头成立“国际警察教育合作论坛”,是公安系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就业方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机关等单位就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以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实战经验丰富而备受用人单位青睐,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国家安全学等,其中公安学学科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的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社会安全风险防控教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1948年创办以来,始终肩负着为公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与合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办学格局。从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到中央公安干部学校,再到如今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校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历年大事包括:1984年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98年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回信等。这些重要事件标志着学校在公安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未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将继续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加快建设“全国领军、世界一流”公安高等学府,为国家安全和公安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