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也是安徽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作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学校还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本部占地3200亩,合肥校区占地340亩,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安全、先进制造、地矿、爆破、医学等学科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5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迁至合肥,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相关的学科专业及部分基础课教师整建制迁至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此后,学校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2002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并入,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学科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5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国家级人才、3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80余名省部级人才。学校还拥有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多个省级创新团队。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3个学院(部)和1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实现了省属高校A类学科零的突破。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3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学校拥有2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通过教育部认证的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此外,学校还拥有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在就业方面,安徽理工大学表现突出,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并两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34万余名各类人才,其中包括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和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发起成立了煤炭行业“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了230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230余项国家级项目,科研经费年均达2.2亿元。学校还获得了150项科技成果奖励,授权了1400余件国内外发明专利。学校拥有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平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50余家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学校还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牵头建设能源研究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中心和深地研究中心,并参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环境研究院的建设。在国际合作方面,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6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的留学生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