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多次合并与扩建,现已成为一所理、工、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校史与历年大事
宁夏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最初由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和宁夏医学院合并而成。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2014年4月,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成立;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
学校特色专业
宁夏大学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民族学”部区合建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少数民族史”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1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就业情况
宁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和招聘信息等服务。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4个,自治区引进创新团队3个,自治区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5个。
科研与创新
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创新要素,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创新、有组织的转化、有组织的服务。“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603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6.2亿元;获各类科研奖励成果53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354篇,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5项,宁夏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3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9项。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学科,先后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45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海合会国家首座孔子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建立对口合建“5+N”校际合作关系,与宁夏五市及区县/企业建立“5+N”校地、校企政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深度融入主流“学术圈”,深度融入宁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展望
面向未来,宁夏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新契机,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宁夏大学将继续秉承“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