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坐落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是一所由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秉承“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拥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设有18个教育教学机构,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257人,其中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等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6个,江西省一流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本科专业3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
在科研方面,学校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平台59个。近年来,学校在中医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如“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江西医学领域的空白;“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江西药类该奖项的零突破。
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倡导并践行“双惟育人”理念,开展了科研实践班、双惟实践班、岐黄国医书院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育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其中“双惟实践育人模式”是江西省至今唯一获得的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还创办了岐黄国医书院,开启了“书院式”培养中医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
在就业方面,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前列,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生在中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考研升学率也位居全省前列。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炮制学等,其中中药学学科在全国排名前列,临床医学学科和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ESI排名分别进入全球前1%与5‰行列。学校还获批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之一。
在国际合作方面,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并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学校还创办了我国首家为外国政要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的高端平台——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并牵头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相继在葡萄牙、瑞典、突尼斯、加拿大等国开办中医中心或热敏灸分院。
面向未来,江西中医药大学将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