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于齐国故都、中国陶瓷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山东淄博。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不仅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还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

学校总占地面积3600亩,分东、西(主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48万册,固定资产总值近3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亿余元。学校设有25个教学单位和25个校级研究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5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800余人。

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9个门类。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培育)等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14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了师范类二级专业认证。

在就业方面,山东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实习推荐等服务,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职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精准发展战略,坚持引育并举,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2815人,专任教师220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44人,有海外院士4人,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人。学校还拥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学者工程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70人。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高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拥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科技部众创空间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专业特色学院等省级教学类平台30个。学校还设有山东省教师发展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6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服务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学校还拥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类研究平台38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社科类研究平台18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持续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已与美国、俄罗斯、韩国等35个国家的13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学校还设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个山东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1个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山东理工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校训,大力弘扬“听党号召、艰苦奋斗,爱教荣校、共克时艰,改革创新、笃行逐梦”的精神品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1225”十大战略举措,努力建成特色鲜明、优势学科专业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在校史方面,山东理工大学自1956年建校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1960年,学校更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1983年更名为山东工程学院,2002年与淄博学院合并组建为山东理工大学。学校在2006年迎来了建校50周年校庆,2016年举办了建校60周年校庆,2021年学校成功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这些专业不仅在山东省内享有盛誉,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学校还设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实践机会。

山东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