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沈阳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并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建立的新民公学堂,是辽宁省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已从最初的实业学堂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并具有博士后培养资格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来华留学教育示范高校,展现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卓越地位。

学校现有望花南街21号、联合路54号、新民市民族街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7.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6万平方米。校园内设施齐全,图书馆印刷型文献185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00万册,电子期刊129.4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2亿元,各类运动场所总面积7.03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开设5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

在科研方面,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和1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博士培养项目。此外,学校还设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科研平台方面,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以及5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高等学校新型智库和科技创新发展智库。学校还设有1个国家科普教育基地,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学校的特色专业和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学校拥有9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以及3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本科示范性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拥有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7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一流课程。此外,学校还设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8个省级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37人,其中包括4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中国戏剧梅花奖三度“梅花大奖”获得者,1名乒乓球大满贯获得者,以及37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特聘教授和优秀专家。此外,学校还拥有320名沈阳市杰出、领军、拔尖高层次人才,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国际合作方面,学校与德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希腊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与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希腊西阿提卡大学合作举办全国首个中国-希腊本科国际办学“公共艺术专业4+0”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近年来,学校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的理念,与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监委合作共建了沈阳市两邻学院和沈阳监察官学院。学校还创办了华为、新松、数智文商旅、先进材料及制备技术、人工智能语言服务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并与沈阳材料科学与研究中心、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骨科医院、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宝马集团等深入开展校企、校所合作。此外,学校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所、双碳技术与政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并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由157家高校和企业参与的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就业方面,沈阳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领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2019年,沈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沈阳大学建设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全力支持学校打造“全国一流的应用型大学”教育品牌。当前,全校上下正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和“爱国明志勤奋自强创新超越务实担当”的新时代沈大精神,大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奋力谱写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