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高等学府
二、2025年石河子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
石河子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在解放新疆的进军途中,指示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这所学校后来在1978年发展为石河子医学院,成为石河子大学的前身。1958年,兵团党委创办了兵团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石河子农学院),1959年创办了兵团会计培训队(1987年发展为兵团经济专科学校),1960年创建了兵团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成立兵团教育学院)。1996年,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和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石河子大学。
2000年,石河子大学入选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08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高校。2017年,石河子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省合建”高校。2022年,石河子大学再次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办学定位与目标
石河子大学始终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秉承“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学校致力于成为教育戍边、科技强边、文化固边的重要力量,目前正朝着建设西部一流、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荣誉
石河子大学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00年,学校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成为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2010年,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成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2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首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再次荣获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称号。
机构设置
石河子大学设有党政机构20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机构23个,教辅机构10个,科研机构4个,附属单位4个。
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涵盖99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90个左右),其中包括2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以及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部省合建学科群(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和15个兵团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科学研究
石河子大学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在“荒漠绿洲区高效农业与生态、动物遗传改良与疾病控制、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防治、新疆农产品高效贮藏与深加工、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与开发、化工绿色工艺及新型材料技术、新疆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干旱区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新疆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与3S应用、新疆绿洲经济社会发展、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亚教育与人文交流、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等具有区位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兵团重大科研任务,立项各级各类项目2703项,科研总经费近10.53亿元。学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5项,授权有效专利1641件,实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40件,技术交易额4900余万元。学校还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36项成果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19项,获奖数居新疆高校前列。
人才培养
石河子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3252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914人、普通专科生1084人,硕士、博士研究生8032人,留学生497人。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2个。学校还设有6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教学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与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个,兵团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兵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3个,兵团协同创新中心4个,兵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兵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兵团农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兵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兵团分中心3个,国家民委研究中心(基地)2个,自治区和兵团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兵团新型科技创新智库2个。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714人,专任教师2006人(教授399人、副教授784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入选国家人才项目45人次,国务院特贴专家80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自治区、兵团级人才348人。
交流合作
石河子大学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成立国际交流中心,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建立一所汉语中心。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西兰、奥地利、日本等国家7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先后有34个国家1350余人来校留学。
学校积极拓展校际、校地、校企交流合作。自2001年开始,北京大学长期坚持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2010年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援建我校农业工程学科。学校先后与30余所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与自治区各级政府、兵团师市签订了合作协议50余个;与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办学条件
石河子大学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绿化覆盖率达41%。学校拥有设施完善的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田径馆、标准体育场、会堂、综合教学楼、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
就业情况
石河子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校招聘,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平台。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特色专业
石河子大学的特色专业包括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这些专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需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学校还设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这些特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校史与历年大事
石河子大学自1949年创办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1996年,四校合并组建石河子大学,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学校入选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新篇章。2008年,学校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标志着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上达到了新的高度。2022年,学校再次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继续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