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
尼山在望,上庠煌煌。执铎以振,杏坛流芳。
曲阜师范大学,坐落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始建于1955年7月,最初名为山东师范专科学校,因校舍尚未建成,暂借山东师范学院旧校舍办学。1956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迁至曲阜新校舍。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学校与山东大学文科合并,成为新的山东大学。1974年4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建制。1981年,学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同年成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82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学校在日照市建设了日照校区。2003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22年,学校完成了省“十四五”重大教育工程——曲阜校区扩建项目。
建校近70年来,曲阜师范大学始终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发扬“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发展成为一所基础文理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卓越教师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致力于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
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拥有ESI世界前1%学科5个(工程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1个(教育学),山东省一流学科6个(工程学、数学、中国史、化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教育学为“高峰学科”,体育学、中国史、数学为“优势特色学科”)。18个学科入选软科2023“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校设有博士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现有专业87个,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68个,其中师范类专业22个,形成了涵盖文、理、工、法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招聘信息等服务,助力学生顺利步入职场。
学校特色专业包括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其中教育学是学校的“高峰学科”,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学校还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
学校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从上世纪50年代的“土蒸馏釜”,70年代的“跳流鼻坎”最优解,80年代的“长清模式”,90年代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到新世纪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型多功能材料、国土空间规划、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学校对经济社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学校科学研究主动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和新时代科技强省战略,积极对接“十强”产业,在国家双碳战略、黄河国家战略、新时代科技强省战略、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南四湖生物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许多重大科研成果。
学校还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教育部首批外国留学生招生高校,先后入选公派留学“省校联合培养计划”、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学校在加拿大、韩国各建有一所孔子学院,与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和韩国水原大学各举办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103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在联合办学、师生互派、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曲阜师范大学将继续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发扬“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校风,致力于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为培养更多卓越教师和优秀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