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CAF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机构之一。学院现设有中国画学院、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壁画系、造型学科基础部、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修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法学院等十六个专业院系,并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截至2025年,学院在校生总数达7556人,其中本科生4136人,硕士研究生1366人,博士研究生320人,留学生259人,附中学生917人,其他学生558人。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
中央美术学院致力于建设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学科群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现代形态美术教育学科结构,在构建新世纪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学院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赢得了国际美术教育界的高度赞誉,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美术院校,并在国际一流的美术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
校史沿革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18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著名美术教育家郑锦担任第一任校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标志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1949年11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院名,徐悲鸿担任第一任院长。1950年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并于同年4月1日在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校址举行成立典礼。
特色专业与就业前景
中央美术学院现有25个本科专业,涵盖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实验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美术学、艺术史论、文化产业管理、建筑学、风景园林、影视摄影与制作、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动画、艺术管理、艺术与科技、文物保护与修复、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等。其中,中国画、油画、雕塑、设计学等专业在全国享有盛誉,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学院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艺术机构、设计公司、建筑事务所保持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毕业生广泛分布于艺术创作、设计、教育、文化管理等领域,许多校友已成为国内外艺术界的领军人物。
历代名师与学术成就
在10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中央美术学院汇集了中国美术界一批以大师为代表的高端艺术人才,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美术教育精英队伍。新中国成立前,学院吸引了众多艺术名家担任教职,如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徐悲鸿等。新中国成立后,学院继续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和美术理论家,如田世光、刘凌沧、宗其香、李斛、郭味蕖、高冠华、张仃、萧淑芳等。这些专家构成了中国美术界最杰出的美术创作队伍和史论研究队伍。
教学条件与学术资源
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学院设有望京校区、燕郊校区、后沙峪校区和小营校区,各校区均配备条件完好的教室、专业实验工作间(实验室)、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图书馆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美术专业图书馆之一,馆藏图书近40万册。美术馆藏有珍贵藏品,其中包括明清以来的卷轴画两千多件,并定期举办本院师生作品展及国内外高水平美术展览。此外,学院还出版发行《美术研究》、《世界美术》两本国家一类学术刊物,为国内外美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
历任领导与现任管理层
中央美术学院的历任书记包括胡一川、罗工柳、江丰、王曼硕、陈沛、陈播、仲秋元、朱丹、洪波、杨澧、盛扬、丁士中、杨力、高洪等;历任校长包括郑锦、林风眠、杨仲子、严智开、赵太侔、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王石之、徐悲鸿、江丰、吴作人、古元、靳尚谊、潘公凯、范迪安等。现任党委书记为徐扬,现任院长为林茂。
中央美术学院不仅是中国美术教育的摇篮,更是中国艺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学院将继续秉承“尽精微,致广大”的校训,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