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类高等学府之一。学校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整合了华北、东北地区多所高校的优质资源,汇聚了一批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经过6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校史沿革与重大事件
1958年,天津财经大学前身——天津财经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新中国财经高等教育的开端。1969年,学校因历史原因停办,1978年恢复办学,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复建的财经院校之一。1996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财经大学,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2005年,学校成为天津市属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单位。2020年,学校获批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标志着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
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为天津市品牌专业。近年来,学校重点打造的能源金融、数字经济、智能会计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
人才培养与就业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24年数据显示,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金融机构(35%)、大型国企(25%)、政府部门(15%)、会计师事务所(10%)、互联网企业(10%)等。学校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普华永道等300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院校之一,学校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能源金融)专业本科教育项目,MBA项目、EMBA项目通过AMBA认证。学校连续十一次获得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白金级教育机构认证,国际化办学水平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前列。
未来发展愿景
面向2025年,学校将坚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全面推进"新财经"建设。重点打造数字经济、绿色金融、智能财务等新兴学科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有组织科研,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财经人才。
建校60余年来,天津财经大学始终秉承"不息为体、尚勤致精、日新为道、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培养了十余万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在财经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