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重庆师范大学:百年传承,教育报国

重庆师范大学(简称“重师”)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教育领域的璀璨明珠,其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创办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于1954年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历经百年风雨,重师始终坚守“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

校史沿革与重大事件

重师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教育报国的奋斗史。1906年,官立川东师范学堂的成立标志着重庆现代师范教育的开端。1954年,重庆师范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首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1986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志着其学术实力的显著提升。2017年,重师成为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

近年来,重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1项,并连续30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23年,重师与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签署共建“重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开启了国际化办学的新篇章。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重师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构建了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重点强化服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的“三驾马车”。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25个,其中15个师范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外,重师大力推进新文科、新工科建设,获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展现了其在学科交叉与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就业与人才培养

重师始终将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重庆市及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重师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荣获全国及国际奖项1200余项,展现了重师学子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科研与社会服务

重师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近年来获批立项国家级项目300余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3900余篇,出版高水平专著250余部。学校建有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8个,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此外,重师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在全球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和1所汉语师范学院,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力量。

校园文化与未来展望

重师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构建了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体系。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4次,文艺作品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20余项,展现了重师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望未来,重师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开启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努力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全国知名、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重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