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其中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占地21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9730人,其中本专科生11156人、研究生8067人、留学生448人;在职教职工1839人,其中专任教师1102人。学校荟萃了医药领域众多知名专家,走出了10位院士和一大批药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人次,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60人次。2000年以来,实现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覆盖,已4次获得我国教育领域政府类最高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四年一届)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及江苏省高校前列。

学校致力于建设以“药学+X”为牵引、“新药科”和“大药学”为特征,医药、农药、兽药融合发展,面向世界一流的“现代药学学科体系2.0”。现有16个院部,31个本科专业(类),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中药学、生物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中药学)。中药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获评A+。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龙头学科药学和中药学继续保持优势,均取得优异成绩。2024年7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环境/生态学、免疫学等10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排名全球前1‰(万分之1.242),位列全球第16位、亚洲高校第1位。在2024-2025US News 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全球第4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学科排行中,学校药物化学学科位列全球第3位。在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药学、中药学学科分别排名国内第1位、第2位,均进入“中国顶尖学科”。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提升新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建有“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创新平台,实现了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大领域科研平台的全覆盖,为各类新药的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学术合作关系。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2项,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数稳居全国高校之首。

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朝着建设药学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前行,为谱写全民健康新篇章不懈奋斗。

校史与历年大事:

中国药科大学自1936年建校以来,历经多次重大变革与发展。1936年,学校前身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成立,标志着中国药学高等教育的开端。1952年,学校更名为南京药学院,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86年,学校更名为中国药科大学,进一步确立了其在药学领域的领导地位。2000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药学学科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

特色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的特色专业包括药学、中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其中,药学和中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A+,位列国内顶尖水平。学校还设有生物制药、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等新兴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

就业情况:

中国药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及江苏省高校前列。学校与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监管等领域,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或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的就业比例逐年上升,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未来展望:

中国药科大学将继续坚持“药学+X”的发展战略,推动“新药科”和“大药学”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学校将加强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药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