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余载。

校史沿革与历年大事

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学校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学校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学校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学校特色专业与就业情况

长安大学在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学校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5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土木与交通学科、水资源学科分别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20名和第10名。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学校与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校园环境与国际化办学

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学校着力塑造人文、创新、智慧、绿色和平安的魅力校园,校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设施完备。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特殊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级“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发起组建了“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科研成果与社会贡献

学校矢志原始创新,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大贡献”六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年度科研经费突破9.6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课题42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3项。年度授权专利1000余项。

学校科研成果应用于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建设,支撑了世界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亚洲最长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等诸多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纪工程建设。

未来展望

面向未来,长安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新的长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