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4年天津女学堂的创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的重要发端。作为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基础教育文脉的发祥地。1999年,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65年来,学校为天津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基础教育名家和核心骨干师资,培养了300余名天津中小学现岗书记校长和75%以上的天津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为天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学校于2020年荣膺全国文明校园,2021年入列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优质师范大学建设行列,2023年进入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学校行列。学校办学资源丰富,设施设备精良,人文精神厚重,环境美丽优雅,生态风格独特。校园占地3500亩,含771亩自然湖泊湿地,建筑面积85.08万平方米。学校设有3个学部、19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232人,其中本科生26477人,硕士研究生6195人,博士研究生742人,国际学生1082人。

校史与历年大事

天津师范大学的校史可追溯至1904年天津女学堂的创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正式成立,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2020年,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2021年,入列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优质师范大学建设行列;2023年,成为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学校。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心理学和世界史2个学科入列教育部优先支持发展学科;教育学和地理学2个学科入列教育部优先支持发展学科集群行列。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学校现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26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世界史等,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

就业情况

天津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学校与天津市及全国多所中小学、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在创新创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科研与师资

学校科研能力稳步提升,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22项、国家级重点项目29项、国家级项目393项。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学校师资队伍精良,现有教职工2561人,其中国家级顶尖人才7人,国家级人才77人次,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部级人才118人次。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98所大学、机构和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举办5所孔子学院和1所独立孔子课堂,其中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成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学校3次获得“先进中方承办机构”荣誉称号,所建设的孔子学院11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服务社会与未来发展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建立“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等机构。学校3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端智库,7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11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站在历史新起点,天津师范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