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历经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和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正式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学校不仅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也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学术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对学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学校应“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努力建设成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学校始终牢记这一嘱托,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传统,致力于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现拥有朝晖、屏峰、莫干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34亩,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个部,另有独立学院——之江学院。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21053人、各类研究生15468人、留学生1158人。教职工总数3378人,其中专任教师2488人,包括国家级人才79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和省部级人才122人。
浙江工业大学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引领,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了35余万名优秀人才。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5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门类。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等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前1‰。
学校在科研领域表现卓越,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9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1项。学校位列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排行榜第30位,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400强。近三年在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近五年中国专利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14位,专利转让数居全国第7位。2023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达12.02亿元,累计服务企事业单位6600余家。
在就业方面,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与省内外60余个市、县(区)建立了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学校特色专业如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此外,学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了多个创新创业基地,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区域,走向全国、对接国际”的办学宗旨,彰显“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卓越贡献。
(数据不含独立学院,数据发布于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