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华南农业大学(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于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校园总面积达8211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0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优美环境,被誉为“花园式校园”。

华南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成立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是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彰显了学校的历史地位。1979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15年,学校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2022年,华南农业大学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标志着学校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理、文、史、经、管、法、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98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作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获批10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农学和兽医学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6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球第20位,农业与林学位列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第41位。

学校在特色专业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农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园艺学等领域,均在全国享有盛誉。其中,农学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培养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兽医学专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尤其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华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3380人,其中专任教师2360人(正高级478人,副高级893人)。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68人,省级人才项目获得者1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学校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努力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致力于培养具备崇高理想、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务实精神的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目前设有25个学院(部),在校生5万余人(含留学生),其中本科生近3.8万人,研究生近1.3万人。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主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在就业方面,华南农业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尤其是农业、食品、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还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

学校在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建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1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实现了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三大奖全覆盖。学校还设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地企共建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54个,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国际合作方面,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目前已与47个国家和地区的15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249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学校成立了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批3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并牵头组建了“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及巴西、墨西哥等高校共建全球首批“中文+农业科教发展中心”项目。

华南农业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获评“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以改革创新引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支撑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华南农业大学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弘扬“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守正创新、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