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理工”)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创建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经过多次更名与发展,学校于1993年正式定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

南京理工大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学校以“进德修业,志道鼎新”为校训,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精英人才。截至2025年,学校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9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6人当选两院院士。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前1‰。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学校还设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就业方面,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华为、中兴、中航工业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设有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南京理工大学的特色专业包括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学校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某型车载炮武器系统曾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并列装部队。此外,学校在化工与材料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合成了全球首个氮五阴离子盐,成果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引领国际新型高能含能材料发展。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2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600余人。高层次人才7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7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26人。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

南京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果丰硕,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学校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例如,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首创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快速计算方法,研制出国内首个固态图像增强器件和红外图像信号处理专用芯片。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校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15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开展国别(区域)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现有“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在建设中。学校基础设施一流,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南京理工大学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加强科技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