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近年来,苹果每次推出新机,总是伴随着争议,尤其是今年的iPhone15系列。没有创新,挤牙膏似乎成了新iPhone的标签,网上舆论让你觉得这一代iPhone一定很酷!
然而双十一销量榜一出,iPhone15系列居然占据了榜单前三,第四名居然是iPhone13,让人大跌眼镜。
我是iPhone和Android的双重持有者。作为一个数码发烧友,我的主力手机其实是四年前的iPhone11。拖下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iPhone更新好像每年都没有太大改善,我也找不到每年都换的冲动。第二是iPhone11是上一代液晶屏,晚上玩手机对我这种高度近视的人更友好。
最近也体验了华为Mate60Pro,一度想离开IOS生态,去鸿蒙系统。
Mate60Pro给我的体验真的很好。设计长在我审美点,系统用起来很流畅。性能上玩王者120帧没问题,尤其是它的长焦微距,真的让我爱不释手。
放弃Mate60Pro的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尺寸和重量!我是山东人,身高182,受不了Mate60Pro的宽度和重量。用了一个多月,大拇指已经有发炎的迹象,躺着玩手机的时候脸上被砸了两下...
于是乎,钛金属材质,大大缩小体积和重量的iPhone15Pro进入了我的选择。正好赶上双十一,100亿补贴不到8000就能入手256GB版本!等等,党赢了。有木有?
到货后,整个开箱过程被录像,外观检查无瑕疵,开机显示无问题。确认收货后,就可以愉快的使用了。
外部
我的iPhone一直都是黑的,这次也不例外。黑钛给人一种比较稳重的感觉。
就是这个巨大的摄像头模块,太大太凸出,甚至大到我的老MagSafe磁力支架都用不了。
钛金边框粘指纹的问题远比想象中严重,但是我悲惨的买了一个半壳,日常使用脏兮兮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但钛合金的使用明显减轻了机身重量,缩小了屏幕边框宽度,握持感也好了很多。
连膜带壳也只有217g,比Mate60Pro裸机轻10g。
单手握着也能操作大部分屏幕区域;不能坐在口袋里。对大多数人来说,手机是一种便携式通讯工具。用大屏提高生产力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负担。iPhone保持6.1寸屏幕这么多年,也有其深刻的市场洞察力。
屏幕
正面屏幕上,感觉变化不是那么明显。苹果的色彩管理和屏幕质量一直是稳定的第一梯队,但我对高刷没那么敏感。我已经麻木很久了,在120Hz和60Hz之间切换。
智能岛的体验暂时没有感觉到与刘海平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那些很酷的智能岛功能大部分也需要第三方app的帮助,年纪大了真的不想折腾了。
最明显的变化是看HDR的视频。HDR在1600尼特的峰值亮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看视频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音箱的改进其实非常明显。
超窄边框+高动态范围屏幕+音质提升,让观影沉浸感上了一大步。
长时间视频刷机,不存在手机过热的问题。这里需要感谢抢了首发的用户帮我们踩雷,让我们收到了IOS17.1更新。
表演
A17Pro表面性能最强就不用说了,没有之一!即使隔壁的骁龙8Gen3在多核运行上实现了赶超,A17Pro依然是绝对的王者。我估计这个芯片的性能再有四五年就没问题了。
A17Pro采用3 nm制程工艺,能效比极佳。但是电池容量只有3000多mAh。目前还是一天都用不上。
国外一位博主做过一个严格的测试,证明将壁纸和图标设置为黑色可以显著提高电池寿命。所以我不爱折腾,也折腾出这么一个近乎纯黑的主桌面。需要教程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照相
拍照方面,从iPhone11的双摄像头升级到Pro的三摄像头后,随手拍照片的感觉并不明显。iPhone一如既往的逼真。天气好的时候,你甚至分不清这两张照片是哪台机器拍的。
反而是这种三倍长焦的体验让我很难长篇大论。尤其是近距离拍摄时,经常触发微距控制,明显感觉到画面的变化,很难对焦。
相比华为的长焦微距方案,好用很多。
iPhone拍照效果每年都被各种安卓旗舰“挂”上,但是视频从来不怕谁。今年支持ProRes专业格式。一分钟的视频文件可以占用6GB存储空,简直是硬盘杀手!
因此,只有外置硬盘才能支持最高规格的ProRes视频拍摄,而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USB3.0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IPhone15系列支持标准USB Type-C接口,对整个行业影响很大!不需要单独定制灯光接口配件,可以节省巨大的资源!配件厂商甚至开发出了利用照明插头给Type-C反向充电的快充头,让你手中的照明数据线持续发光发热。这个脑洞真是绝了!
写在最后
有时候选择一款数码产品的原因与配置无关。即使是现在,iPhoneX在二手平台上的销量飙升,仅仅是因为正面自拍自带美颜效果,这真的出乎意料。而我选择iPhone15Pro并不是因为它的性能、外观、功能,而是因为大屏手机用起来不舒服。我不想在未来两到三年委屈了自己的手,就这么简单。我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自己舒服。这有什么问题吗?
标签: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