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深圳福田区皇岗路与莲科路路口,一辆电动货车追尾了一辆校车,随后电动车底部开始着火。深圳交警发布的消息称,驾驶人当场死亡。事发地点距离比亚迪总部仅40公里。
就在不久前,广汽新能源的一辆Aion S也发生了自燃事件。Aion S是国内率先采用了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的纯电动车。再过去一年里销量表现不俗。
火烧连营,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安全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就在这个当口,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个动力电池圈的龙虎兄弟,因为“针刺实验”而引发的一场网络大战。
此前,比亚迪发布了一个针刺实验的对比视频,以证明其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要比三元锂电池更安全。
而最近,宁德时代也发布了几则实验视频,予以回击。宁德时代方面称,针刺实验并不是电池安全的全部,其实并不难通过。
双方顿时进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互相掰扯不清。加上各路水军添油加醋,搞得吃瓜群众们也摸不着北。
目前李云飞的热门微博三甲全是刀片电池的内容,一条是回应李想的言论,另外两条则是隔空喊话宁德时代;而宁德时代在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两条回应视频也双双登上了热门微博之列,两条视频的评论都接近1000,点赞数也都高达四五千。而宁德时代的粉丝数还不足李云飞的三分之一。
而且双方的争论并未结束,宁德时代喊话即将要出第三条视频,并且在周一工作日结束的当口再发长文解释动力电池标准,让下班路上的吃瓜群众们有瓜可吃。这边李云飞也没闲着,再次发文以笔墨形式重点突出了那根“神针”。
比亚迪放出完整刀片电池轻松通过针刺实验的视频,公开diss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直言,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暗指针刺实验≠电池安全。→李云飞隔空互怼:“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吧!针刺是难度最大的,堪比登珠峰!珠峰都登得了,其他峰肯定都登遍了!”→
李云飞发微博质疑宁德时代的穿刺实验没有造成电池短路,其实是失败的(宁德时代工程师也发文质疑刀片电池的穿刺实验也没有发生电池短路)。→宁德时代再发长文解释电池安全应该随着法规的完善,向着系统安全发展。→李云飞发“钢针”笔墨图,并笑而不语。
。。。
业内人士告诉车云,这是由于目前市场上多数电动乘用车都用三元锂电池,而它正好不太容易通过穿刺实验。所以新国标有意将电池安全的衡量标准由电池单体安全转向整体安全。作为补充条件,新国标规定如果因为某个电池单体热失控引发热扩散,必须在危险发生前的5分钟提供报警信号。
从这个角度看,宁德时代的说法似乎能站住脚。毕竟诱发热失控的因素有多种,针刺、碰撞、过充、过放,以及自发性短路都能造成热失控,而针刺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极端情况。
中国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在接受车云采访时表示:“现在网上讨论这个话题的关注点我感觉不对。宁德时代不要应对针刺的事情,这只会越描越黑。事情不能朝着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谁安全的方向争论下去!追求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主线,采用任何一种具体的技术路线都是为了使动力电池更好,更安全。而不是讨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谁安全?动力电池安全不安全与很多因素有关,不是说比亚迪的电池针刺试验没有问题就一定是安全的。安全问题还和很多其它因素有关。”
而且,业内公认的常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远远高于三元锂电池。这是因为其材料的热稳定性远远好过三元锂电池。所以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能轻松通过穿刺实验。
得益于刀片技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也能实现低成本下的高续航,纠正了以往人们对磷酸铁锂只能用在低端电动车上的固有偏见。即将上市的比亚迪汉EV的续航超过了600公里,预售价也是24万起步,是比肩特斯拉Model 3的高端电动轿车。
其实,这有点像帕萨特所经历的25%小偏执碰撞,针刺实验和小偏执碰撞都是模拟的一种极端状况,但其实还有很多办法来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评价一辆车是否安全,包括评价一个电池是否安全,确实需要从更多维度去考量。
总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说自己的电池是安全的。它们无休止的争论就像两个人对着空气秀一波花拳绣腿。看似是在比武,实则沦为看客们的笑柄。
王子冬还表示:“作为国内两家电池主力企业,不该存在互相伤害的事,而是共同利好电池行业。事实上,两家企业都在做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未来,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的装车量是由消费市场决定的。”
根据韩国SNE Research发布的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行榜,宁德时代全年出货32.5GWh的,同比增长39%,全球份额28%,位居全球第一,连续三年夺冠。排在宁德时代身后的是全球顶级动力电池巨头LG化学和松下。
比亚迪也从去年的第三下滑至第六。
相比LG化学和松下在国内市场的未雨绸缪,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目前的主要市场还集中在国内,海外表现一般,只有宁德时代在德国布局了一座电池工厂,而且还在建设中。
如今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就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前车之鉴,一定要对竞争对手打起万分的小心。要知道,LG化学的背后是韩国第二大集团LG,其实力仅次于韩国三星集团,松下电池则有松下电器的实力加持,有技术又有口碑。当二者同时瞄准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时,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更应该团结一心,一致对外。
比亚迪专攻动力电池领域20多年,目前已在三电核心技术领域建立技术壁垒,可以不借助外部供应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一条龙服务。而宁德时代则在最近四五年异军突起,成为一家市值超过3000亿元的动力电池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