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雷军在前几天的年度演讲中以“成长”为关键词,谈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雷军在成长,小米平板也在成长。日前,小米平板系列新成员小米平板6 Max正式发布。
全新的产品线,前所未有的14寸屏幕,“突然成长”的小米平板6 Max,能否在用户体验上大显身手?
睁开眼睛
作为一个数码“颜值党”,有“好看”的平板在日常使用中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如果让我给小米平板6 Max的外观打个分,我心目中的分数是90。棱角分明的线条,圆润流畅的R角,无缝的全金属机身,乍一看,精致优雅的视觉质感油然而生。
之所以说90分,是因为还有一些不足。比如小米平板6 Max的按键设计直白简单,缺乏装饰感和设计感。镜头模组比较厚,平放在桌子上会倾斜。
把小米平板6 Max倒过来仔细看,背面嵌入的镜头模组,还是大家熟悉的圆角矩形设计。乍一看还以为是长大版的小米13。
看似轻薄的外观成功迷惑了我,让我鄙视了小米平板6 Max的重量。真正上手的时候,750克的裸机重量总是提醒我放弃单手拿着的想法。相当于一瓶矿泉水,加上一个小米13 Ultra的重量。
作为一个朝夕相处的设备,其实我最在意的是直接与我的近视沟通的桥梁:屏幕。
2.8K和120Hz的旗舰级液晶屏,分辨率为2880*1800,即使放在同级别的平板上也是第一梯队。如果你是液晶屏的粉丝,这款屏幕可能更合你的口味。
全新的14寸大屏带来了令人大开眼界的视觉冲击。相比11寸的小米平板6,用小米平板6 Max看电影的显示屏大了62%。与12.4英寸的小米平板5 Pro相比,用小米平板6 Max浏览网页的屏幕也多显示了28%。
实际体验后,120Hz的高刷新率也让小米平板6 Max给人的印象非常丝滑,高刷策略也不保守,基本没有明显的挫败感。
在使用大尺寸平板时,我们往往习惯于多窗口操作,但主窗口和子窗口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相互抢夺系统资源,极端情况下会引发温度升降,导致卡死。
小米还对小米平板6 Max的大屏专属性能进行了优化。通过使用焦点调度技术,可以根据窗口进程的优先级合理分配系统资源,有效降低拥塞风险。
当然,丝滑的“脸”背后也有赖于努力的“里子”加持。
小米平板6 Max搭载骁龙8+移动处理平台,内存和闪存也采用LPDDR5X+UFS3.1的组合。在“性能铁三角”下,无论是读写速度还是整体系统功耗,小米平板6 Max的表现都相当不错。
如果你预算不紧张,还可以选择16GB+1TB的存储组合,让体验更加持久流畅。
小题大做,还是前途无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作为小米有史以来最大的平板电脑,小米平板6 Max最鲜明的标志可能是其14英寸的大屏。
比如我日常工作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只有13.3寸,小米平板6 Max的屏幕比我的笔记本电脑大很多。
在享受大屏的同时,14寸的平板足以适应主流的背包尺寸。如果你喜欢背着平板去图书馆,或者去上班,就不会有大屏幕的快乐和烦恼。
全新升级的顶级8扬声器,4个中低音单元,4个高音单元,让A的低音更澎湃,高音更通透,音乐在外播放的空感更震撼。
打开爱奇艺追剧时,适当调了杜比全景、虚拟环绕等音效,看剧的沉浸感瞬间饱满。
另外,机身大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容纳更大的电池。小米平板6 Max电池容量升级至10000mAh,深度睡眠模式下可袖手旁观43.6天。内置的小米澎湃G1芯片还能有效延缓电池老化,大大降低电池长期使用后的衰减。
根据小米实验室的数据,小米平板6 Max的100%电池可以连续玩Tik Tok 14.05小时,连续看电子书22.50小时,即使在重负荷游戏《王者荣耀》中也可以持续11.31小时。
经实测,小米平板6 Max在开启b站,连续播放中等音量视频一小时后,耗电量为8%。Tik Tok连续玩1小时后,小米平板6 Max耗电9%;打开和平精英,用极致画质玩了半个小时,小米平板6 Max的耗电量只有7%。
不过大电池也意味着充电时间比手机长。小米平板6 Max的有线充电功率与MIX Fold 3相同,均为67W,68分钟即可充至100%。
反向充电也是小米平板6 Max的一大特色。相比主流的7.5W反向充电,这款设备支持33W反向充电,半小时即可充满小米MIX Fold 3的50%。最主要的是“便携式充电宝”。充满安全感。
在组装了全新的智能触控键盘后,小米平板6 Max也从单纯的平板属性跃升为笔记本属性。
大键盘顶部新增十五个独立快捷键,可以一键进行全局禁用麦克风、切换勿扰模式等便捷操作。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智能触控键盘还加入了独立的语音输入按键,单按即可开启语音输入,对于我这种只会输入语音,从来不会打字的朋友来说,非常贴心。
“二合一”笔记本最大的生产力就是整合了笔记本和平板终端的优势,可以适应更多的办公场景。
小米平板6 Max全新模式“工作台”、PC版WPS、PC级图像处理等升级细节进一步放大了这一优势,让我们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AI技术的加持下,小米平板6 Max上的“会议工具箱”也迎来了又一次进化。除了美颜、补光、字幕转录等会议场景高频便捷的功能外,通话降噪、屏幕实时翻译等功能更加强大。
比如小米平板6 Max,可以智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150多种噪音,实现智能抑制,也就是说当你上网络课或者和同事视频会议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他们在你房间里听到猫狗过于频繁的叫声了。
借助AI大模型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在线会议屏幕的外文内容也可以分屏翻译,翻译的内容更符合语境前置语境,如市场份额报告中的“share”,在传统翻译中常译为“share”,而大模型结合语境语境可译为“Share”。
也许不是大众的选择。
在主流的10-12英寸平板市场,这款14英寸的平板更像是一款“异类”,但这款“异类”的出现太让人清醒了。
对于小米来说,平板6 Max的出现可以填补产品线的空白,完善不同尺寸段的产品布局,追求“人有我,人无我”的理想局面。
更重要的是,14寸平板的尺寸更接近轻薄本,在性能和功能上可以更加强大。
对于用户来说,大尺寸平板更方便阅读、看电影、办公等使用场景。顶级8扬声器、会议室工具箱、PC版WPS等“匠心”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满足部分用户对大屏产品的需求。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点骨感。小米平板6 Max的一些细节打磨的不够好,让人感觉如鲠在喉。
比如,小米平板6 Max作为一款本应轻量化的“二合一”产品,却保留了“重”笔记本电脑的插槽,这恰恰违背了当初的设计宗旨。
软硬件的适配也需要时间深耕。除了手写笔的延迟,在小米手机和平板的互联上,微信等应用的开启只能采用接力的形式,在多屏协同上还是比较差的。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应用程序都能成功中继。测试中,一些主流软件,比如一些小众软件或者微博,即使在手机上打开,也无法在屏幕的中继窗口显示。
发布会上,雷军还公布了小米平板6 Max的最终价格。12GB+256GB的组合价格是3799元,最初的优惠价直接来了3599元。16GB+1TB的组合才4599元,让不少网友直呼“太香了”。
综上所述,小米平板6 Max的目标用户群已经非常明确了。如果你对一台平板的要求仅限于“买了爱奇艺之后”,小米平板6 Max无疑是你考虑的最佳选择。
如果是为了满足日常的学习和办公,那么小米平板6 Max可能会出现在你的考虑列表中,而如果你想买一台包含了“二合一”优点的平板,那么小米平板6 Max可能不是你的菜。
在科技浪潮中,每一次产品创新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对未来的探索。
无论是雷军年度演讲的分享,还是小米平板6 Max的诞生,都凸显了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超越和提升的重要性。
或许小米平板6 Max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迭代,才能成为一款全方位打动消费者的优秀产品,但这一刻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是否带着这款平板走一段有趣的科技之旅。
毕竟在技术的大潮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