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创客》是车云网2014周年策划,我们聚焦崇尚技术、创造历史的新生代创业家,以及预见未来、筑造梦想的明日创想家。8位创新推手从幕后走向台前,用一种个人化表达和群体性叙事,讲述汽车行业背后的变革与领悟。
【关于庞春霖】
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秘书长、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卫星导航协会位置服务副主委,所在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在国内率先提出车载信息服务、无人驾驶、汽车主动安全、汽车软件四个技术体系,并开始着手有关标准、检测和验证工作。
【创客特质】
他领一人之师,谋划中国车联网产业大计;
他聚万众之势,首立车载信息服务应用标准。
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秘书长 庞春霖
人生是连串的单选题。面对选择,有人在得失中顾此失彼;有人坚持本心,看不清前路时毅然放弃写好的剧本。
庞春霖便是后者。大学毕业独闯江苏,为了当兵放弃金饭碗,在巅峰时激流勇退“回炉重造”,继而推倒重来,创办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
他说,人往四十岁走,早已看破命运,惟有理想不甘。或许,上帝所欣赏的也正是这样的人,才会在他关上通往后路的门时,开启面朝大海的那一扇窗。
——编者按
一、放弃,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70后的庞春霖刚逾不惑之年。不惑者,遇事明辨不疑。同为70后的作家三蛊文章里写到:所谓不惑,追求过,放弃过;奋进过,颓废过;勇敢过,退缩过;肤浅过,深刻过;天真过,世故过;普通过,二逼过。
这个年纪的人们已经走过了人生路上最好的青春岁月,经历了太多的抉择,面对着这些选择的后果。若说每一次选择都是豪赌,那么,坚持理想、坚持自我、理性而主动的人,即便失败,也能浴火重生;而随波逐流者,即便成功,也会慢慢丧失个性和自我,繁荣下面却是孤独。
今天,我们回头看去,只见庞春霖青春里的一个个拐点,把他从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一次次带回到他所追求的自由国度。
1.“我想当兵”
庞春霖人生所有转折的开始,来源于一九九三年的夏天,毕业季。
因为代表学校参加国防知识竞赛,被军队领导随口说的“欢迎参军”而打动的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庞春霖,开始奔波于军区、军分区、部队和学校之间……然而,首长的随意并不能取代军队按部就班的规矩,已经错过军队分配机会的庞春霖,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军官梦想。
但是,为了参军,他放弃了长虹和父亲所在央企的分配机会,惊蛰梦醒,在毕业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庞春霖利用刚刚开始的双向选择机会,选择了江苏一个城市,如愿去到了沿海。
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的庞春霖,在“科技支乡”的口号中,从市分配到县,又从县分配到乡,派到一个小村里的乡镇企业里去作技术员。“早晨7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企业没有拿到当年的设备许可证,几乎没什么订单,每月也只有60块的伙食补贴。”庞春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吃住都在村里的他,每每望着田野尽头的落日,无尽的寂寞。
2.昆山的直觉
22岁的庞春霖很快选择了离开。
他从南京出发,向着上海,一路东行。为了节省费用,白天求职、晚上则搭乘火车去下一个城市,咣当一夜又正好节省了住宿。已经工作两个多月的庞春霖错过了人事局派遣证落户的时间,一路碰壁,最后听到一位老人偶然谈起昆山比较宽松,于是他来到了这座新兴的江南小城。不幸的是,尽管庞春霖跑到市政府软磨硬泡,也没得到一个工作机会。
站在1路车站,准备离开昆山的庞春霖觉得异常沮丧,仿佛自己成了一个另类。突然,他看到街头汽车车牌和父亲单位车牌是一致的,都是46,直觉告诉他在这个城市一定有戏,回头一看,1路车站后面正挂着昆山市机电局的牌子。
庞春霖想都没想,直接跑到局长的办公室去毛遂自荐。正好当地最大设备企业有一个合资项目,一名西南交大的学生没有报到,被主动上门的庞春霖给顶了缺。
直到今天,说起这段经历时,庞春霖仍然认为是自己生命中最为精彩的一幕。没有按照固定的分配机制,凭借个人的努力,终于在沿海找到自己的位置。
3.考研!考研!
在财富和理想恣意生长的90年代,庞春霖骨子里还有更大的梦想。后来他从昆山机电局跳槽到一家加拿大外企。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因此而“安分”下来,而是两度跳槽:从日本最大感光乳剂公司的华东事务所,到位于深圳的产业地位第一的掩模板企业。
即便与现在的生活相比,深圳的经历也能算得上他人生的一个巅峰。从空降担任市场部经理,到市场总监、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六年时间,快速升迁,而立之年,成家立业,大部分人或许就将止步于此,从此远离汲汲营营。
但是,庞春霖却在策划着一个新的剧本。对于他而言,“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把握时间和空间,是件幸福的事情,就像主席说的自由是一切的最高境界”。于是,庞春霖决定放弃年薪几十万的工作,辞职考研。
很多人都觉得辞掉公司高管是件可惜的事情,但庞春霖却不后悔,他认为放弃是为了更好的进攻。他认为人生价值不在高位,不在富贵,而在于自我实现和思想自由。每一次舍弃,都是内心对理想的渴望。也正是这一次次的舍弃,成就了今天的庞春霖。
二、虽千万人吾往矣
1、“一人之师,万众之势”
研究生毕业之后庞春霖就进入了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下称“协会”)工作,庞春霖最多的时候兼管了十多个不同领域的技术组织。精力过于分散让他疲于奔命,他再次选择放弃,专注于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下称“车联”)。
对车联网有过关注的人都知道,中国的车联网市场,同质竞争、市场混乱、模式单一、核心技术缺乏,车联尽管有工信部等11个部门的指导,却一无国拨资金、二无行政审批、三无管理权力,却还肩负着产业自主创新、引用发展的责任。
《道德经》中有言: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就是不与人争的品德,是借用别人力量成就伟业的谋略,是与自古形成的天下自然规律完全匹配的最高境界。
庞春霖走得约莫就是这个路线。
相比传统的协会、联盟,车联的工作风格比较特立独行,不主动拓展会员,不想辙登广告、拉赞助增加创收,也没有没完没了的应酬。
庞春霖的朋友对他有句评价:“外表时尚,内心传统。”微博、微信甚至QQ都没有,唯一能代表他还没有与网络绝缘的还是数年前开通的博客。
“社交媒体有一个问题,会带来友情和感情的泛滥,并大量挤占时间和空间。”在庞氏标准中,真正的朋友,价值观、理想、信念、精神要一致,这样的朋友,少却珍贵、可靠。社交媒体虽然可以认识大量的人,却只是简单的侃者和看客而已。
关于工作,庞春霖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做事业,一定要用心。”在他的眼里,经营车联与经营企业一个道理,首先要踏实,认真对待企业,不要以为背靠部委就能呼风唤雨;其次,要有务实的目标,将远期规划和近期行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三,一定要依靠群众,庞春霖笑言:车联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几十个骨干成员-理事长、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工作组长和秘书处的同事,很多人都是在繁忙工作之后的业余时间做车联的工作,且没有报酬,正是信任,让大家一起,四年了,依旧向理想打拼。
2、首立行业标准
三载经营,庞春霖为车联规划了一条路线——把关键技术开发出来,再将技术转化为产品,通过车联的平台销售出去,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与国外汽车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都显出不足,核心部件的技术也跟不上。庞春霖想做的,是在各个企业之间结成联盟,共同研发大家都需要的技术,把车联作为一个自主共性技术的开发平台、自主人才培养平台和自主产品的销售平台,让车企能够积累足够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对联盟而言,自主品牌的成功即是国内车载信息产业的成功。
标准代表着一个行业的技术方向和门槛。车联正在承担、制定电动汽车综合标准化、车载信息服务软件等领域国家、行业10项技术标准。去年率先发布了汽车软件技术体系、汽车信息化指数(智商)综合评价体系、汽车安全技术产品体系三大技术体系,以及车载信息服务人机交互的联盟标准,现在已经在一汽、上汽等五家汽车厂中开始使用,这不但是国内首套车联网标准,也是车联促成的第一笔合作。
身在车联网的局中,庞春霖颇为认可那句话,如果商业模式得不到解决的话,那么“车联网就是个伪命题”。庞氏经济法则中,很多高科技,如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都是在进行概念炒作。但尽管如此,车联网依旧是汽车的发展方向之一,他会把所有的发展之道一一探索,“只要有一条路可以走通,我们就成功了。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先有概念,而后就是在实践中不停的探索。”
在北京的八年中,分别有两次转岗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机会,却被庞春霖放弃了。外企的工作经历让他觉得,“依赖体制,不是一种可靠的选择,人生,积蓄自己的能力,才是法宝”。如今,庞春霖是一个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北京车牌、没有北京房子的彻底北漂,但是他却很快乐。
现年四十三岁的庞春霖,职业生涯正好,家庭幸福。所以在心态上,一直比较年轻。他被丈母娘评价为“少时不嫩,老时不老”,庞春霖觉得这刚好,正是好光景。
除了在协会的工作以外,庞春霖还是几所高校的老师,经常会跟学生交流。庞春霖每年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些人生目标,然后到了年底盘点一下,快乐、充实。“我最高的实现率是80%,大部分的目标都实现了,比较惨的一年是36%,只完成了1/3。现在这个年龄比较尴尬,因为很多目标实现了,就要有新的目标,目标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不过,在庞春霖看来,人生的乐趣就在于不断挑战,就如他离开学校20年所完成的无数目标一样,带领车联成为最棒的组织,将其打造为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的梦工场,眼下就是庞春霖最新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