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及图片欣赏
不得不说,雷军早早就把小米在lot领域的布局做对了。现在主流厂商都在lot生态上发力。但在这方面,小米拥有庞大完整的生态链,构建智能家居产品矩阵。可以说小米在lot领域是一骑绝尘。
也正因为如此,米家产品从电池到指甲钳再到电视空冰箱,也被网友戏称为小米的“杂货铺”。
米家扫地机器人于2016年发布,至今已发布多款产品。终于,在今年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小米这个品类迎来了旗舰产品——米家扫地机器人Pro。
在手机领域,Pro一代有着高配、更足堆的含义。这里也是一样。从名字可以看出,它是扫拖结合,实用性进一步提高。它的性能如何?让我们来看看。
米家扫地机器人Pro
米家扫地机器人Pro
圆形几乎是所有扫地机器人公认的形式,就像电视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一样。结合家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米家扫地机器人Pro也是如此。虽然没有白色那种优雅的气质,但是黑色确实有高端的味道。
顶部是LDS激光传感器。
根据官方描述,米家扫地机器人Pro采用新一代LDS激光导航系统,同时配合内置的30个传感器,将测量距离提升至10米,从而获得全屋精确地图。这不是痛点,真正的解决方法是避开障碍。
顶部有开/关、充电/清洁按钮。
集尘箱水箱二合一设计
与大多数扫地机器人不同,米家采用了尘盒和水箱二合一的设计。尘盒300ml,水箱260ml,省去了用户频繁拉出水箱或尘盒的步骤。
机身侧面是3D TOF模块。
米家扫地机器人Pro端虽然有两个摄像头,但是不支持实时视频到手机,而且只有TOF,用来建地图和避障。此前应用于无人车领域,米家也集成了视觉识别算法,以更高的精度避开障碍物。
机身底部,两个驱动轮,六个悬崖传感器。
转向手轮
主动轮
主刷
充电器
拖把
二。实际体验
1。应用程序连接
不吹不黑,米家智能家居的生态应该是目前最完整的之一。小米几乎把所有可以开机的产品都加入了APP联动。扫地机器人使用米家APP连接添加很自然,除了手机控制,还可以使用萧艾同学语音控制。
通过米家APP添加扫地机器人后,系统会给出清扫指令。特别的是整理家居环境,因为可以更好的清洁地面。另外,画完地图后,如果家居环境被移动,可能会影响扫地机器人的识别。
2、设置
米家扫地机器人Pro的一大亮点是全新X-CrossAI搭载的超感多维立体识别避障系统。通过3D TOF技术和视觉识别融合算法,号称达到毫米级感知精度,具有注意力或实时感知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家居环境,同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清洗次数越多,识别越准确。
设置开放实验室的功能,包括物品展示、地毯展示、家具展示等功能。打开一个识别后,米家扫地机器人Pro可以识别床、餐桌、沙发等家具,也可以识别鞋袜等物体。
能识别鞋袜和电线真的是现在扫地机器人的痛点。笔者使用米家扫地机器人多年。由于缺少传感器,只能“暴力”清理。比如放在地上的垃圾桶,会被扫地机器人推到床下,更不用说每次都要手动清理地上的袜子鞋子了。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痛点。
3、避障测试
说这么多也没用。我们来实际测试一下能否顺利避开障碍物。
4。清洁功能
不用担心能不能清理干净。以米家扫地机器人Pro为例,吸力达到了4000pa,应对家居环境绰绰有余,甚至可以说已经饱和。所以,如何避开障碍物,智能清洁才是最重要的。
和大多数扫地机器人一样,米家扫地机器人Pro也是使用手机APP控制大部分清扫功能,可以通过形状设置特定区域清扫某个区域。您还可以自定义清洗。比如A房间地板脏就用强模式,B房间干净就用标准模式,或者定制一个房间拖地或者打扫。当然也保留了遥控模式,无聊的时候可以当遥控车用,增加乐趣。
5、清洁测试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米家扫地机器人Pro内置了一个名为“脏物识别”的项目,开启后会来回清理脏物区域。通过测试发现,这个功能可能在实验室里,有时候不会触发,但是就像下面的视频演示,一次清洗后就不干净了。米家扫地机器人Pro犹豫了一下,又打扫了一遍,直到地毯干净了,就不用再手动打扫了。希望以后能加强。
6。拖地功能
普通清洁内置扫或单拖功能,水量三档可调,普通地砖一档实测水量即可满足使用。
此外,米家扫地机器人Pro采用了尘盒和水箱二合一的设计。虽然省略了一个步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取出加水时,尘盒内的灰尘容易倾斜溢出。
7。拖地测试
三。摘要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现在真的需要扫地机器人吗?其实并不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扫地机器人还没有真正进入大众生活。作为家用产品,不如空搅拌机和冰箱重要,因为它代替了人工,并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扫帚和拖把仍然是我们常见的清洁工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人服务,这也是很多人看好未来扫地机器人的原因。
事实上,除非你真的很懒,或者没有太多时间在家里打扫地板,否则你会使用扫地机器人来保持长时间的地板清洁。
虽然扫地机器人的清洁程度远不及人工,但相信未来会有所突破,而且是全自动无人值守。技术上,米家扫地机器人Pro拥有3D精准避障+AI智能导航系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