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访客 智能手机 2.4K+

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当今用户最重要的终端。没有一个,厂商不遗余力的更新换代和价格竞争,将智能手机市场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10年前,我们无法想象手机能有这么快的进步。充电、摄像头、屏幕、性能,随便提一个,都是质的飞跃。背后是厂商和供应商疯狂研发,投入大量资金。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未来手机如何发展?是跟随主流还是另辟蹊径,不是由一个厂商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的。一个新功能能不能带来实用性,偏好是最有力的证明。比如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用户偏好列表。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偏好列表是基于安全用户的手机配置,因此不代表整体安卓手机市场的偏好。另外,为了方便理解,笔者将介绍去年同期的数据进行简单对比。

屏幕尺寸:更大的屏幕,更多的显示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智能手机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地位提升后,每天看的屏幕就成了重要的一部分。自然会显示更多的屏幕,尺寸也会相应增大。但是,要适度。毕竟要考虑手机的便携性和用户体验。

从分布图来看,6.6英寸占比最高,达到24.2%,其次是6.7英寸,占比21.4%。两者之和差不多一半,这是目前主流机型常见的尺寸,也是大多数用户认为单手握持的极限尺寸。

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的变化是尺寸更大,6.8英寸取代6.3英寸的比例达到了10.1%,大幅增长。6.4寸已经不是主流,比例还在逐渐缩小。

屏幕分辨率:数字越高,显示越清晰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相机、充电、性能……甚至内存都在稳步升级,但手机分辨率始终以1080P为主。原因有很多。第一,1080P还是能满足目前尺寸的显示。二是够省电,达到2K的分辨率后,观感不是特别强,所以用户多选择1080P。

分布图显示,1080P依然占比最高,占比57.9%,是目前最常见的屏幕分辨率,1440x3200(2K)占比8.5%。用户当然希望更清晰的显示,但由于技术限制,他们无法完全克服高分辨率屏幕的功耗和成本。

相比去年同期,1080P略有缩水,1440x3200占比大幅提升。原因是高刷的普及间接带动了高分辨率屏幕,出现了更多高刷高分机型。

另外,屏幕刷新率的分布预计会加入到后续的安全首选列表中,敬请关注。

处理器品牌:高通强势,发哥崛起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匮乏和极度匮乏是今年芯片行业的关键词。不仅仅是手机,包括汽车、PC在内的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先不说具体原因,先回到偏好列表。

从分布图来看,高通依然是处理器品牌占比最大的,尤其是在Android阵营。几乎每个制造商都配备了带有高通处理器的型号,因此该分布图的一部分是制造商的选择,而不是用户的偏好。

与去年同期相比,高通整体变化不大,海思和联发科变化最明显。前者不多说了。由于禁令,先进工艺芯片目前无法出货,第二季度可能会减少。发哥有显著增长。天齐系列芯片推出后,单芯片一直保持着高性能但相对便宜的价格,并且配备了一些高性价比的机型,让很多用户觉得MTK是的,所以联发科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CPU核心数:1+3+4架构,八核中绝对主流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CPU核心已经稳定很多年了。毕竟SoC的每一次变化都很重要,容错率极低。一旦出现错误,比如当年发哥的十核,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技术很先进,但是工艺满足不了,现在只能重做八核。

数据显示,八核处理器占比98.6%,包括高通、联发科、海思等多个品牌,而10核、4核应该是部分用户的备用机,基本都是还没退役的老机型。

与去年同期相比,八核的处理器占比有所增加,其他的继续减少,没什么可比较的。

RAM: 8G为标配,12G为上限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手机RAM很有意思,代表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当年安卓手机由于机制问题,内存无法满足多后台操作的需求,经常需要清理后台。现在2/4G已经很少见了,低端机型也是6G起步,可以容纳更多缓存。不知道有多少人和笔者一样,很少清理手机后台。当然,随着内存的增加,旗舰门槛也再次提高。

从分布图来看,8G内存成为主流,占比54.4%,这也是很多旗舰的标配,或者说是高性价比旗舰的高配版。所以更多人选择大容量,导致12G内存增长,达到17.4%。

和去年同期比,原来6/8G平分秋色,现在8G内存标配。其实有的机型提供16G甚至18G,只是比例太小,属于其他行列。

ROM:存储多了会不会更重?会吗?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现在APP的功能越来越多,体积也相应增大。说一个有趣的问题,磁盘存储的东西越多,会不会引起自身重量的变化?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是很疑惑。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但是仔细一想,手机里存了几千个文件,真的会影响存储重量吗?

所以我特意去查了一下数据,发现确实会增加,但是很少。内存存储数据的方式是用一串二进制的“1”和“0”来表示各种数据。这些二进制数不仅是数学概念,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几十太字节数据的权重只有0.0000..1克。

有点跑题,回到偏好列表,数据显示128GB占比最多,达到53.0%,是很多机型的标配,也反映出很多用户不需要这么大的存储空间空,只要够用就行,而且现在有云盘,照片或者视频也可以上传到云端,所以省几百块钱买排骨还是很香的,当然。

与去年同期相比,128GB基本没有变化,但256GB有很大提升。这绝不是用户喜欢大存储,而是APP的体积越来越大。笔者手机的一个便携应用的内存达到了28GB(包括聊天记录),太可怕了。

安卓版:碎片,永恒的痛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两年前,Google大力推广Project Treble(简化系统推送流程,无需再次部署)。当时笔者觉得安卓多年的碎片化是意料之中的,和iOS相比指日可待,但是并没有什么起色。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谷歌。这几年国产ROM以空Android为重要使命,塞了很多自己的东西,比如MIUI 12,ColorOS等。,所以如果升级大版本的Android,就要改很多代码,足够系统团队喝一壶了。

从分布图来看,Android 10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没错,只有10%,而Android 11更像是一个新系统,占比只有32.6%,但是你要知道,Android 12已经是beta版了,正式版是5月份推出的……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纠结不同的版本呢?系统底层是Android 9,还可以,升级到Android 10或更新版本变化不大。其实统一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更安全。每一代安卓系统都在疯狂升级安全补丁,统一有利于规避风险。

2021年Q1用户偏好榜:小屏一去不复返、联发科翻身逆袭

好了,这就是2021年第一季度用户偏好列表的全部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用户更喜欢大屏幕、大存储等能带来直接感受的硬件,性能越强越好。当然,前提是要保持稳定,比如前期无节制的表现,后期的失败。

最后需要再次说明的是,以上仅代表用户在安全方面的喜好,并不代表整体安卓手机市场的配置和分布,但是啊,你也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标签: 用户 去年同期 达到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