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及图片欣赏
注:前言较长,主要回顾小米冲击高端和MIX系列的历程,可以直接跳过前言,节省时间。
几年前,小米手机是性价比的代名词,也是品牌的品牌。
1999年,从发布第一款手机开始,小米就在手机圈以性价比闻名。凭借其独特的互联网运营,降低了经销商的成本,但同样,性价比也成为了小米手机的束缚。
有了性价比这个重要前提,小米不敢在R&D投入太多,尤其是高端市场。那时候没有人会愿意买5000元的小米手机,所以很难打开局面。
2015年初,高端旗舰小米Note登台亮相。顶配版很少用2K分辨率屏幕,售价3299元。而且还懵懵懂懂的小米受邀代言,发布了一系列高端定位。
最后的回应也是知道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最重要的一点是,小米品牌的调性还没有建立起来。Note系列发布几乎没有任何预兆,产品盲目堆砌,忽视体验。
2016年小米Note 2发布会,雷军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做完了这个模型。当所有人都以为发布会结束的时候,MIX出现在了大屏幕上。当屏幕被点亮时,观众们充满了喜悦。
真是喜气洋洋。我蹲在电脑旁边看发布会,印象深刻。
这时候,智能手机面临着一个选择。它应该发展成哪种形式,折叠?是翻跟头吗?小米MIX首先给出了答案——全面屏。时隔多年,智能手机屏幕占比开始扩大,从18:9到刘海平,再到水滴屏,再到挖屏。
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的一位馆长这样评价第一代小米MIX,指出了未来智能手机的设计方向。
随后几年,小米布局高端市场,陆续发布了MIX 2/2S,直到2018年的MIX 3。这个系列按下了暂停键,开始专注于数码系列,Redmi品牌独立出来,后者接过了性价比的大旗。大家都知道,随着小米10系列和小米11系列的推出,这个品牌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期间虽然也有MIX Alpha、MIX FOLD等机型发布,但都不属于基础序列,米粉们还是在迭代更新——MIX 4。
现在,它来了。
配色方面,小米MIX 4提供影蓝灰、陶瓷白、陶瓷黑三种颜色,均采用Unibody全陶瓷机身,首创轻量化一体化精密陶瓷。有什么用?再来看图片欣赏链接。
手机包装
手机包装
印着“世界上没有完美,但总有人追求完美”
打开包装
把手机保护膜揭下来放进手机后,看起来就像一整块玻璃。这里先说MIX 4是双曲面屏,但是有的用户还是喜欢直屏,有的说曲面屏容易误触,有的说不如直屏。但就目前来看,MIX 4这种略显弯曲的形态还是很适合现在的,个人认为信息屏的价值肯定比直板屏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防止杠杠),MIUI也有算法。
手机正面
手机正面
这块屏幕是MIX 4最重要的部分。它采用了全新的杯子全面屏。据说经过三代技术迭代,摄像头面积和显示面积都达到了400ppi。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或者其他颜色,中心的镜片都是完全看不见的(中心明显的区域是原来保护膜挖的洞),完全显示实际屏幕。
手机正面
手机正面
为了达到这样的显示效果,小米MIX 4首创了微钻的排列方式,在保持像素数量和RGB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缩小了亚像素面积,减少了光线遮挡,实现了100%全像素显示。它还具有独特的电路设计和ITO透明导线。与去年展示的第一代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马赛克,屏幕窗口和每英寸像素。这一次MIX 4的屏幕在显示效果上真正做到了普通屏幕的高度统一。
手机正面
杯子的显示面积为0.2cm,占整个屏幕面积的0.2%。据说这么小的面积比一整块常规旗舰机屏幕的成本还要高,成本大大增加,生产程序复杂。
参数方面,MIX 4的屏幕为6.67英寸,材质为AMOLED,分辨率为2400x1080,支持P3色域,JNCD≈0.34,dE≈0.4,HDR10+,支持120Hz刷新率+480Hz触摸采样率,10bit色深,True Tone真彩显示,前后双传感器,康宁大猩猩玻璃Victus,杜比。
经过检查,小米的屏幕来自华星光电,准确的说,是小米和华星联合开发的。据官方介绍,他们投入了100人的专门团队,耗时三年,总投资成本超过5亿元,申请了包括高透射比屏幕设计、底层软件自研算法等60多项专利。
如何评价这块屏幕?在说之前,先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屏下和升降式前瞻的冲突。两者都实现了无孔全面屏,可以完全显示一个屏幕。但后者是机械结构,增加了重量和厚度,占地一寸。说是过渡更合适,而屏下相机符合升级规律,从刘海到水滴,再从挖/[
先说优点。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了离屏相机的型号,但是从视觉上来说,MIX 4是我见过的离屏相机显示效果最好的,没有之一,和其他屏幕区域一模一样。
当然也有遗憾,就是屏幕质量。目前旗舰机型基本都是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包括峰值亮度,色彩准确度,面板。比如小米11 Ultra就属于顶级行列,而屏下摄像头还是新技术。坚持说是顶级显示屏当然是吹牛,但是前面也提到了,小米MIX 4的显示效果在我个人看来完全够用。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设计方面,MIX 4的后置是一个长方形的摄像头模块,位于左上角。属于常规外形,没有小米11 Ultra那样独特的辨识度。整体来说还是小米这两年的设计语言。只能说中规中矩,不算太亮。就在我对这个设计有些失望的时候,当我把它拿在手里的时候,我改变了主意。
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MIX 2全陶瓷的质感。仔细观察后发现确实是Unibody全陶瓷机身,推出了全新的轻量化一体化陶瓷。
在笔者的印象中,手机在传统陶瓷中的大规模使用,除了成本比玻璃高,然后才是重量之外,没有其他原因,但有一种说法是陶瓷的质感温润如玉,是玻璃或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不过MIX 4没那么重。经过调查,机身重量只有225g,和一些玻璃材质的旗舰机型差不多。原因归结于机器的轻质陶瓷。用的是高纯纳米氧化锆复合材料,很难理解。只知道比传统陶瓷轻了30%,但还是陶瓷原有的质感。
据小米介绍,小米MIX 4轻薄一体化陶瓷的制造工艺相当复杂,比传统陶瓷多25%,需要46道工序。稍有差池,陶瓷整炉报废。不得不说,这是MIX系列在陶瓷工艺上的又一次探索,MIX 4对于全陶瓷机身和机身各个部件都做到了可以接受的重量。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瓷器历史悠久。它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在宋代分为五大名窑。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瓷器是悠久历史和温柔的象征。
颜色方面,小米MIX 4除了陶瓷黑和陶瓷白,还有这种暗影青瓷,据说灵感来源于北宋传统陶瓷珍品青瓷,颜色为青绿色和浅蓝色,像玉石一样。
为了实现这种配色,机器采用了高纯度纳米材料的配方,辅以氧化铌、稀土金属氧化物和各种金属氧化物作为颜料,然后分别经过溶解、沉淀、高温煅烧,就产生了现在的配色,乍一看似乎有点乱,但细看却有一种半透明的质感。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笔者这个外行知道一点,烧制陶瓷最难的是浅色,比如影蓝灰,工艺上不能有杂质。如果你不小心,它会走很长一段路。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白色也可以?这是因为大部分陶瓷烧制后的本来颜色是白色的,所以影青灰的烧制工艺肯定更难。
可能大家都看过吧。我之前评测的手机都没有这么详细的机身介绍。这是因为MIX 4拿在手里真的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艺术质感,所以说的多了,但是说了也没用。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线下体验一下真机,上手会很惊艳,尤其是陶瓷的细腻手感。
再来看看几款Unibody全陶瓷机身和深浅不一的蓝灰色。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
机身顶部标有红外、UWB、麦克风、哈曼卡顿。
机身底部是扬声器、麦克风、USB类型的接口和SIM卡插槽。
机身r角
包装附带120W充电器、数据线、Type-C转3.5mm数据线和手机壳。
另外,MIX 4还弥补了Unibody全陶瓷机身的一个缺点,就是信号,陶瓷有非常强的硬度,那天线带呢?笔者发现小米的设计师很用心。MIX 4的屏幕和边框之间有一个小A壳(面壳),一般用来缓冲手机屏幕破碎。小米MIX 4把A壳做成金属材质。如果你仔细看,你可以看到藏在里面的天线的小窄条。
二、系统体验
笔者手里的这款MIX 4运行的是基于Android 11的MIUI 12.5.3。小米的手机评价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下面是MIX的一些独特功能和MIUI的一些新功能。
在功能方面,这块屏幕基本上是完整的,如DC调光,护眼模式和颜色风格,并支持120Hz刷新率。同时支持AI master画质引擎,具有超分辨率增强、视频画质增强、动态画面补偿等显示功能。
系统内置了一个叫边缘防误操作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减少双曲面带来的误操作。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面积大小可以自定义。之前一些瀑布屏机型也有这个功能,实际使用效果明显。
MIX 4充电支持有线/无线快充,包括四种充电模式,分别是默认正常恒温充电、快速充电模式、无线充电50W和100W模式,后面会详细介绍。
该机加入了智能充电系统,号称可以延长25%的续航时间,包括夜间智能充电模式、时域智能充电模式和电池健康显示。其中夜间智能充电就是解决晚上睡觉时充电的问题,避免电池充满电。
比如睡前给手机充电,基本上一个小时就充满了,剩下的几个小时都充满了,影响了续航。所以MIX 4的算法是,如果检测到用户睡着了,那么手机会智能充电到80%,然后根据闹钟时间,当用户醒来时,就会充满电,这是一个AI学习辅助工具。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感受到的,估计要半个月才能研究出来。
安全性方面,除了之前的耀斑和隐藏式口罩,主要增加了防损功能,官方称之为小米史上最强防损机制。
主要功能分为不关机、不上网、不泄密、不被盗、不兼容其他手机卡五种。当丢失模式被触发时,不关机意味着锁屏需要验证密码和正常操作。
一直在线很有意思。众所周知,手机丢卡就会断线,找回手机的功能就相当于没用了。但MIX 4内置虚拟SIM卡,即使拔卡也能定位并自动连接网络,产生的流量完全免费。
如果不是被盗,SIM卡是和手机绑定的,只有解锁才能使用。而且绑定后手机不兼容其他手机卡,只有解锁才能使用。换句话说,只要小米MIX 4有电,就可以实现迷失定位。那么问题来了。电池直接拆下来怎么办?所以这个功能感觉更像是个噱头,还是不要丢手机的好。
最后说一下广告。之前说过很多次,有内置App广告。最新版MIUI 12.5减少了很多,比如天气和日历。底下的广告都没了。希望以后越来越少。
三。性能和亮点
核心配置方面,小米MIX 4首次搭载了骁龙888 Plus处理器,这一点其实大部分用户都很熟悉。与骁龙888相比,主要升级了Cortex-X1内核,主频从2.84GHz提升到3GHz。同时通过提高频率和软件优化提升AI引擎的综合性能,每秒32万亿次运算(32 TOPS)的计算能力,AI性能提升20%以上。
从之前骁龙888的表现来看,性能是绝对的旗舰,但是功耗和发热有些差强人意。相反,骁龙888 Plus再次提高了频率,其功耗预计会更高。MIX 4的解决方案是添加平衡模式。
据官方介绍,均衡模式会限制手机的能耗,达到控制发热的目的。其实说白了就是降低处理器的频率,开启性能模式释放性能,这是业内控制温度的普遍做法。小米官方数据显示,开启平衡模式的MIX 4温度甚至低于骁龙888手机。
另外是新加入的内存扩展。MIX 4可以扩展3GB的运行内存,调用一些空闲的ROM空室进行RAM操作,从而提高等效内存容量,通过算法优化将RAM和ROM整合在一起。
除了骁龙888 Plus,该机还有满血版LPDDR5内存+UFS 3.1闪存,以及首款3D石墨烯均温板,这是一款厚度为280微米的石墨烯制成的均温板。与之前的蒸汽室相比,导热系数更高,面积达到1206mm,处理器和主板周边都被覆盖。
说了这么多,还是跑个谱吧。
经过实际测试,小米MIX 4分为830506,其中CPU和GPU得分高于普通骁龙888机型。通过提高频率获得的性能是一个微小的升级。
存储方面,MIX 4搭载UFS 3.1闪存,顺序读取速度1950MB/s,顺序写入速度737 MB/s..
四。图像
图像方面,MIX 4比较常规。相比现在的旗舰机型,比如自家的小米11 Ultra,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综合性能比小米11好,有长焦镜头。
参数方面,小米MIX 4后置1亿像素主摄像头(HMX,1/1.33寸,OIS光学防抖)+1300万像素自由曲面超广角(FOV120,6p)+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5X光学变焦,OIS光学防抖)。
具体表现如何?我们来看看样张。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作者所在的区域是疫情防控,我不能出去拍高楼,只能在小区里简单拍,希望能理解。
1。日间校样
架构(主摄像头默认1600万像素f/2 ISO-49)
架构(主摄像头默认1600万像素f/2 ISO-50)
建筑(5X变焦拍摄f/3.4 ISO-50)
植物(主摄像头默认为1600万像素f/2 ISO-82)
植物(主摄像头默认为1600万像素f/2 ISO-100)
超广角未开启(主摄像头默认为1600万像素f/2 ISO-50)。
开启超广角(800万像素f/2 ISO-50)
其中自由曲面镜头可以实现120°的大视场,硬件层面防失真。超广角镜头使用了一种新的算法。启用超广角镜头后,也会进行主镜头拍摄,两张照片合二为一,其中中央区域为主镜头,边缘为超广角镜头,保持样张的分辨率。
2。夜间校样
架构(主摄像头默认1600万像素f/2 ISO-1603)
植物(主摄像头默认为1600万像素f/2 ISO-3412)
完全没有光线的植物(主摄像头默认为1600万像素f/2 ISO-8400)
完全没有光的植物(开放式夜景f/2 ISO-1601)
夜景不开(主摄像头默认1600万像素f/2 ISO-4386)。
开启夜景(主摄像头默认1600万像素f/2 ISO-1604)
从MIX 4的拍摄样张来看,算法还是小米用来提亮暗部,抑制高光的。夜景模式改为多拍张和成,再进行计算,但效果比小米10好,之前评测过,现在算法上来了。可以预见,未来手机相机将开始发展计算摄影,而不是以大底高像素为中心。
V .续航和充电
续航方面,MIX 4内置MTW多极耳电池,配有4500mAh电池。既然搭载了频率更高的骁龙888 Plus,功耗表现如何?使用安培压力测试功能测试超级功耗。
压力测试是安全评估的内置功能。通过高负载计算来测试设备性能的稳定性,需要CPU进行大量的计算,因此功耗大于视频、日常使用等场景。
测试条件:未插入SIM卡,设备连接Wi-Fi,打开定位,电池充满电,屏幕亮度调至最高,关闭所有后台服务。开启安全压力测试,连续测试,每30分钟记录一次设备剩余电量。
在超级功耗测试下,小米MIX 4续航180分钟,与上次评测骁龙870机型(4500mAh)相当。主要原因是新加入的平衡模式,通过降频控制功耗和机身加热,使MIX 4甚至比一些骁龙888型号更长。
而且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机器前30分钟的压力测试只耗电9%。
最后是续航预估,因为这个结果是建立在CPU一直满负荷的情况下,考虑到我们的日常使用和开屏时间,所以这个数据要换算成倍数,得出MIX 4可以有6小时以上的连续使用时间,注意是连续使用,不是日常关屏、回消息等。
充电一直是小米手机的强项。几乎每次旗舰都有所突破,小米MIX 4达到了100W无线快充,但默认是50W,需要手动开启100W充电模式。
有线方面,默认是120W有线快充,但不是持续大功率。它还提供了手动启动选项。开启快速模式后,可以发挥120W的全速。
经过实际测试,小米MIX 4在恒温模式下21分钟充满100%,其中9分钟充满55%,快速模式下120W完全释放,15分钟充满100%,9分钟充满72%。
然后再来看无线充电,需要搭配小米100W帆船风冷无线充电底座和120W充电器。
无线模式分为50W和100W两种模式,其中50W无线充电需要48分钟充至100%,100W无线充电需要29分钟充至100%,速度直接翻倍,超过大部分有线充电速度。
六。MIX 4的探索之路
在MIX 4发布之前,用了1000多天,但是项目是2018年底立项的,这意味着小米已经打磨了近三年。
打磨一款机型三年,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就是这种期待,再加上一代的惊艳,让MIX 4无形中被期望过高。虽然它的表现绝对符合探索的意义,但是给了MIX系列之后似乎也没有太多创新。
要说这个问题,先抛开CUP的全面屏和轻量化一体化陶瓷,直接看产品本身。根据纸面参数,MIX 4搭载的是骁龙888 Plus处理器,后置摄像头依然是1亿像素,120W有线充电,100 W无线充电,属于定期更新。
那么MIX 4探索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就是“内功”。雷军多次提到小米高端手机未来会有死体验。什么是体验?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应该是需要的时候就能有的,比如手机信号,然后是温度控制。如果按照小米以往的风格,只能说是120W充满电,而这次特别加入了恒温模式,以及平衡模式和防丢功能。
这样做是为了让MIX 4更实用,而不是一味的堆砌参数,让数据好看。可以说是区别于之前的MIX系列机型。在探索的基础上(杯子全面屏,轻量化陶瓷),开始注重用户体验。
我拿到MIX 4已经有几天了,之前的测试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因为不想太早下结论,所以最后没有写这一块。所以看完发布会,看了很多网友对MIX 4的看法。一个问题是MIX 4配置不如小米11 Ultra。
除了正常的升级,成像能力确实不如小米11 Ultra。至于自拍性能,雷军承认不如在屏幕前挖坑,但要知道MIX 4需要上述特性,只能说两者定位不同,各有千秋。总的来说,小米数码系列在于突破,从1到2或者更多,而MIX在于创新,从0到1。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在雷军的年度演讲中,讲了一件往事。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雷军兴高采烈的说小米要做世界第一的时候,被嘲讽,哄堂大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小米做到了全球第二(Q2,2021),所以当雷军说小米手机三年内全球第一的时候,没有人嘲笑,甚至没有。
说实话,每次在网上看到雷军,很难想象他能在10年内把小米手机做到全球第二,彻底改变手机市场的规则,就像MIX系列一样,永远在探索的路上,勇敢而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