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hone X开始,苹果长期坚持使用刘海平,对安卓阵营的滴、挖、脱屏视而不见。多年来在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要知道,苹果以创新闻名于世,逐渐成为科技公司的巨头。现在iPhone的出现似乎遇到了瓶颈。刘海平多年来一直被嘲笑为挤牙膏。
苹果使用刘海平的重要原因是Face ID,密集的元器件集中在顶部,是现阶段实现真正全面屏的障碍。
如果按照外形演变的话,iPhone正面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抹去所有开孔,只保留正面的屏幕,保留Face ID,达到视觉和技术的平衡。
随着技术迭代,屏下拍照技术开始走向成熟,让用户看到了屏下Face ID的希望,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
据外媒最新报道,Elec给出了一份报告,称苹果将于2023年在iPhone 15 Pro上推出屏下Face ID,但DSCC分析师反驳了这份报告,并表示最早也要等到iPhone 16。
同时报道称,苹果的Face ID是由三星显示开发的,首先由三星自己的Galaxy Z Fold 4搭载,然后应用到iPhone上。
不过最近有消息称苹果想用挖坑屏方案,也就是之前曝光的感叹号渲染。显然,苹果准备了不止一个方案。
不管是哪种方案,不可否认用户最期待的还是全面屏iPhone。当然苹果内部肯定有相关的设计,什么时候上市还是个问号。
还有一种说法是,苹果应该先采用挖坑屏方案,先用几年,再过渡到真正的全面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