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窄边框究竟重要与否?

访客 智能手机 168
设计是一个轮回,手机的极窄边框设计在 2024 年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当中。“Apple 产品迄今最窄的屏幕边框”,这句话源自 iPhone 16 Pro 系列官方介绍页面。 OPPO 在发布会上宣称,Find X8 1.45mm 的极窄边框,是 OPPO 耗费 1 亿经费,历经三年打造出了芯片级封装工艺技术。 原本以为 OPPO Find X8 系列的边框已足够窄了,结果小米直接来了一波“王炸”,小米 15 的边框仅为 1.38mm,比 iPhone 16 Pro 窄了 0.06mm。 印象中,极窄边框设计是伴随“全面屏”手机这一概念而流行起来的,最早可追溯到 2013 年,夏普推出的三边窄边框手机——302sh。 但是,夏普 302sh 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全面屏手机。到了 2014 年,夏普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面屏”手机 Sharp Crystal。 全面屏手机真正开始成为主流,小米和苹果是最大的功臣。2016 年,小米推出了 MIX 一代,当时可谓是惊艳了整个机圈,全机身一体化陶瓷工艺,正面采用一块 6.4 英寸屏幕,屏占比高达 91.3%,极窄的边框为消费者带来了超强的视觉冲击。 随后,苹果在 2017 年推出了旗下首款全面屏手机——iPhone X。除了硕大的刘海外,更窄的下巴,四等窄边框的设计,iPhone X 当时带给机圈的震撼程度完全不亚于初代小米 MIX。 审美追求,催生出了窄边框? 众所周知,对于手机而言,窄边框最大的作用是提升屏占比,为用户带来更优的观感。与“傻大黑粗”的手机相比,更能凸显出窄边框手机超高的“颜值”。 以三星为例,Galaxy S1 对比 Galaxy S24,仿佛是两个时代的产物,窄边框进一步提升了屏幕的显示面积,使得手机屏幕尺寸变得更大。 Galaxy S1 的“宽额头”和“大下巴”,外加两侧的大黑边,会给人一种“廉价”感,不像 Galaxy S24 看起来那么精致。 毋庸置疑,窄边框提升了手机“颜值”的同时,也拔高了用户的“审美”。 视觉观感的提升,极大程度提升了用户在观看视频、玩游戏时的沉浸感。我们都知道,手机外观设计的变化,对于用户来说,感知是最为明显的,不用厂商怎么宣传,用户只要将上代手机与新机拿在手上自行对比,就能发现两者之间外观的变化。这种很直观的变化,就是窄边框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当然,窄边框的作用远远不止如此。窄边框还可以进一步缩减机身体积,这也是屏占比增加带来的间接影响。 在保持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窄边框设计使得手机的宽度相比传统边框手机有所缩减,这样的设计更便于用户单手握持。 这样一来,不仅改善了握持的舒适度,还额外为拇指提供了更宽广的操作区域,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手机使用的便捷性。 窄边框=技术+成本? 手机边框越窄,其背后的技术难度和成本也就越高。以 OPPO Find X8 为例,为了体现芯片级封装工艺的精妙之处,OPPO 在发布

标签: 主流 迄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