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堪称机圈媒体的至暗之月,可与此同时,也是各家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旗舰机型、争奇斗艳之时。
尽管各家旗舰机型的卖点各异,但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起售价相较于上一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扬。比如 OPPO Find X8 系列,起售价达 4199 元,而 Find X7 系列起售价为 3999 元,涨价幅度为 200 元;vivo X200 系列的起售价相较于上代上涨 300 元;荣耀 Magic 7 系列相较于上代起售价上涨 100 元;与一加 12 相比,一加 13 起售价上涨 200 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15 系列起售价的涨幅最为显著,从原先的 3999 元径直飙升至 4499 元,涨价幅度达 500 元。
究竟是何原因促使各家厂商的旗舰机型纷纷涨价呢?关于此问题,雷军给出了答案。
未来手机定价只会愈发昂贵
在小米 15 系列发布会正式开启前,雷军发文表示,由
于今年 3nm 工艺升级,加之供应链 RAM 和 ROM 成本增加,以及小米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最终致使小米 15 系列价格大幅上扬。简单来讲,便是手机元器件成本上涨以及研发投入增加,是小米 15 系列涨价的主要缘由。
在小米 15 系列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超过了 240 亿元,到了 2025 年,预计研发投入达 300 亿元。从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图能够看出,小米在 2024 年的研发投入是 2017 年的 7.5 倍,自 2017 年起,小米的研发投入费用呈倍数增长。
不只是小米,一加也对手机涨价做出了相应阐释。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一加 13 系列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手机厂商无法规避的问题便是涨价,随着芯片制程工艺和性能的提升,以及手机其他元器件成本的增加,手机厂商们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目前,手机厂商有两种选择,一是牺牲产品力,价格维持不变;二是继续提升产品力,手机涨价。权衡利弊后,一加决定继续提升产品力,为用户带来了超 Pro 的产品体验,故而一加 13 最终只能涨价。
不管是小米还是一加,它们都传达出了一致的观点,即供应链元器件成本增加是手机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前,@数码闲聊站发文称,由于第二代 3nm 制程工艺,使得这代旗舰芯片成本增加了 20%,其中骁龙 8 至尊版芯片(S8750)的采购价约 190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361 元。
根据第三方机构 TerndForce 集邦咨询发布的最新报告,因为存储原厂减产调节库存,2023 年 Q2 至 2024 年 Q1 的内存价格涨幅超 50%。由于处理器引入生成式 AI 功能,导致晶圆面积增大,所以,处理器价格上调幅度为 10%至 20%。一位手机供应链人士透露称,旗舰手机硬件成本最高的是芯片,其次是屏幕、大底主摄像头模组、内存等。
综上所述,手机元器件涨价是事实,厂商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经费也是事实,仅凭这两点,就
足以让所有旗舰机涨价。
标签: 足以
纷纷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