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机圈刮起了一阵怪风,仿佛手机厂商们受到了医美影响,又或许是它们暗中达成了某种共识,决定将自家旗舰依照固定模板,展开一场“整容”手术。
在众多旗舰机型中,它们的后置镜头模组基本都采用了相同的居中圆形设计,只要套上手机壳,从远处望去,很难分辨出这是哪家品牌的手机。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现在的手机开始广泛采用居中圆形摄像头模组呢?是手机厂商不愿在设计上投入过多精力?还是居中圆形是外观设计的最优解?
从单数到双数,手机摄像头的“组合拳”
要解答这些疑问,需从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数量说起。早期的手机主要以单摄为主,像素普遍偏低,成像效果着实一般。
众所周知,苹果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大门,初代 iPhone 是世界上首款智能手机,但其摄像头极为简陋,仅有 200 万像素,而且还不支持自动对焦和视频录制,甚至没有闪光灯。
随着移动图像传感器的进步,智能手机开始配备更高像素的摄像头,iPhone 4 作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其摄像头升级为 500 万像素,支持自动对焦和 5 倍数码变焦。
然而,随着用户对多场景、多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手机单摄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从 2016 年起,双摄手机逐渐成为主流。
从单摄到双摄,苹果花费了 8 年时间,iPhone 7 Plus 是苹果首款搭载后置双摄模组的智能手机,配备了一颗 12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光圈为 f/1.8,以及一颗 1200 万长焦镜头,f/2.8 的光圈。iPhone 7 Plus 的相机具备更优的景深控制和光学变焦效果,相较于搭载单颗摄像头的手机,实现了更多相机功能。
简单来讲,就是双摄组合的出现恰好解决了单摄手机镜头应用场景单一的问题。
毫无疑问,iPhone 7 Plus 推动了双摄的普及,在那之后,多摄组合迅速普及,安卓厂商开始推出三摄方案的智能手机,以提供长焦、微距、超广角等功能,进而提升手机影像的上限。
华为 P20 Pro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这台手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三摄像头的组合玩法。4000 万像素主摄+2000 万像素黑白摄像头+800 万像素长焦镜头的三摄组合,实现了相位对焦、全景拍摄、连拍、HDR、超级慢动作、超级夜景、人像模式等功能,从而丰富了手机拍照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机的拍照效果,手机厂商们开始陆续推出搭载 4 颗摄像头的手机。2018 年,三星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