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能底盘预研技术:四电机、主动悬架与原地掉头

访客 智能手机 54
11 月 14 日,小米汽车官方正式对外发布了其旗下的智能底盘预研技术,而这些技术日后都将应用于小米旗下的各类车型之中,涵盖有全主动悬架、超级四电机系统、48V 线控制动以及 48V 线控转向等等。 全新的主动悬架技术在每个轮端均配备了 4.6kW 的动力源以及双阀 CDC,这与普通空气悬架在结构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其依靠动力源单独对每个轮子的抗力进行控制,能够快速地调整力的大小与方向,对路面冲击予以过滤,同时还能更为精准地把控车身姿态,进而提升舒适性与操控性。 在主动悬架技术的加持下,悬架的调节行程达到了 140mm,能够实现悬架迎宾功能,有趣的是,小米主动悬架系统能够通过动力电池包直接取电,其调节速度可达空气悬架的 100 倍,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来控制悬架跳舞。 未来,主动悬架技术还能与道路预瞄、云端数据等相结合,从而实现预判并提前对悬架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强舒适性表现。 四电机系统同样是此次的一大亮点,其拥有两台全新研发的前置电机以及两台 V8s 后置电机,全新的前电动机型号并未公布,最大功率达 449 马力,峰值扭矩为 380N·m,最高转速达 28000rpm,采用了 X-Pin 绕组、行星减速器、同轴布置等技术,功率密度提升 75%,达 11.89kW/kg,四电机系统的综合最大功率更是达到了 2054 马力。 而且四台电机还实现了四轮独立驱动,这不仅带来了更为出色的性能,在安全性方面也有所提升。能够实现连续多次原地掉头、圆规掉头等功能,并且原地掉头的速度可控制,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另一方面,小米的智能底盘系统也实现了底盘系统 48V 线控化,低压系统的电压从 12V 升级为 48V,最直观的益处就是低压损耗降低了 75%,同时也能满足大功率元器件的需求,比如更高效的冰箱、更大功率算力的芯片以及更多的屏幕。 线控化底盘取消了机械连接,采用电信号传递,减少了机械传递损失,同时也能减轻车重,车辆可以不依赖驾驶员的操作自动执行驾驶任务,为今后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小米衍生出了 48V 全干式线控制动,使用电动卡钳,通过电机推动活塞夹紧制动盘,实现线控电传,不再需要传统的刹车油。响应速度提升了 40%,拖滞力矩降低 50%,续航能够提高 10km 以上,而且踏板的脚感也具备三级可调。双活塞电子制动卡钳摩擦面积较相同设计下的单活塞扩大了 50%以上,进一步降低刹车盘的温升,对高级别驾驶更为友好。 48V 线控转向同样是衍生出的技术,实现了方向盘和车轮的解耦,方向盘的转角与车轮转角的关系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调节,兼顾了低速转弯的灵活性和高速变道的稳定性。甚至能够做到打死方向盘而车轮不转动,在极端环境下提高安全性,今后在车内玩赛车游戏就不必担心磨损轮胎了,因为车轮根本不会转动。 总的来讲,笔者认为这是小米趁着广州车展的热度展示实力,通过纽北的成绩以及这一系列新的技术,小米在向大家表明自家的车型并非仅仅是方案集成商那么简单,而是拥有核心技术存在,官方也坦言本次发布的技术只是一小部分,期待小米带来更多的核心技术。

标签: 四轮 担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