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11昨天正式发布。发布会结束后,一加品牌中国区总裁李杰也就本次发布会和新机进行了集体采访。以下是对一些惯性问题的回答,从中也可以看出关于这款新机的诞生,以及一加之后与OPPO的路该怎么走的一些想法。
我们横向对比了一下8Gen2+12GB+256GB的友商产品价格,我们3999元的价格真的很牛逼。一加之前宣布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可以为0。这次这么激进的价格,是不是触底了?这个定价背后有故事吗?
李杰: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价格意味着什么。其实朋友还是真心的。我们发现一加11在4-5k档,很多方面全面领先。他们的价格是4399元和4599元,我们的价格是3999元。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应该明白这样的价格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这是目前为止一加体验最好的产品。我也非常有信心,这个产品到了用户手里能带来非常好的口碑。如果再加上极致的价格,相信可以交到更多用户的朋友。
一加在未来三年肯定会是整个线上市场非常重要的一员。
定位专注性能的先锋品牌后,我们更关心哈苏是否会与一加长期合作。这次有了一加十一,那么这种合作还会继续吗?
李杰:我们和哈苏的合作会继续下去。在图像方面,尤其是在哈苏的彩色图像方面,我们将继续投入资源,希望能为用户带来真正的技术来改善他们的拍照体验。
众所周知,OPPO在图像方面的整体投入也是非常大的。随着OPPO整体的技术投入和资源布局越来越充分,也将有利于一加产品。所以在形象方面,未来还是会非常重视,会做出自己的竞争力和特色。
国内2000元以上线上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这个价格段的总体规模是多少?如果要做到线上份额第一,会是什么样的出货水平?
李杰:2000元以上的线上规模大家应该都有数据。事实上,2000元以上的市场这几年一直保持稳定,略有增长。从数据上可以看到,下降主要在1500元以下。因为现在整个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完全库存化的市场。所以,虽然我们算出了三年后的绝对值,但我觉得这不是喊三年后目标的合适时机。
外界非常关注一加产品与OPPO在高端赛道的差异化打法。我们有必要区分一加和OPPO的Find系列吗?定价会有限制吗?我们不能比它高吗?
李杰:我自己在做一加产品的推广和定价的时候,从来没有为和Find的关系而烦恼过。两个品牌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专用赛道和我们自己的特定用户群,在产品定义和具体产品选择上应该有差异。
下一代科技创新的杀手锏会是什么?
李杰:未来像touch这种我们以前可能没有特别关注的,我们也会深入做。未来我们会开放这些技术和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在合适的时机推出相关技术,绝对领先。
我想问一下这个记忆底层的基因重新配置在哪里?Linux系统的调度权力有变化吗?
李杰:第一,瞬时带宽技术。在你的App启动的一瞬间,纳秒级计算的计算能力会瞬间将抓取的数据量扩大很多倍,保证系统的最大计算能力可以支撑这一块。反映出来的应用体验是,整个app的启动非常快,非常流畅。第二,异步内存技术。以前安卓调度都是串联完成的,一个一个来。其实你有了大内存之后,就可以同步做了。上面的运行机制和逻辑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把它做成了并行,在一些重负载场景下非常明显。同时打开几个app后,或者这些app的负载特别大,有了这个机制,就不容易卡了。你可以理解为我们重新安排了Android内核的逻辑和调度,包括整个内存操作机制。
对目前的库存情况和库存策略很好奇。
李杰:一加没有库存之忧。我们现在的总体库存水平很低。
对于我们整个产品未来的策略和存量,我觉得最终还是要靠整个市场来调整。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的产品很好,价格也很到位,肯定会对销量有一定的预期,但不会把这个预期做得特别离谱。我觉得这不符合市场逻辑。总的来说,我们是乐观的,因为我们的产品,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觉得非常好,价格也非常坚挺,未来的销量肯定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