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月渗透率超50%,燃油车渐成少数派

访客 3C数码 85
8 月 8 日,乘联会发布了全新一期的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据该报告表明,在今年 7 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销量为 173.2 万辆,批发销量则达到 195.6 万辆;同一时期,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销量为 87.8 万辆,批发销量为 94.5 万辆。依此数据计算,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零售市场的渗透率已然达到 51.1%,成功超过半数。 这是中国汽车市场有史以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在整月维度上突破 50%。这象征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转型已然赛程过半,中国汽车产业即将迈向更高的层级。这一成绩的达成,其实并不突兀。在今年年初,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曾在某次演讲中提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自 2020 年起,渗透率持续呈翻倍式增长,去年全年已达 35%,并预计今年单月会超过 50%。而在 2024 年下半年的首月,王传福的“预言”已然成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增长,早期主要依靠政策补贴来推动。近两年来,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但没有下滑,反而持续上扬。这足以表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然步入市场导向阶段,消费者正以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来支持新能源汽车。这一趋势也给车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各大商场的一层已然成为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展示舞台”,而传统燃油汽车品牌的业绩却每况愈下,甚至有部分经销商出现破产跑路的状况。消费者交付定金后却无法按时提车,老车主的售后问题也成为了棘手难题。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正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疾驰,二者的差距愈发明显。近些年来,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舒适体验以及用车经济性等多个方面,都已超越传统燃油车。特别是在近两年来,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于一体的插混车型得到广泛普及,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以比亚迪的 DM 插混技术为例,今年 5 月,比亚迪宣称其新一代 DM 技术实现了百公里 2.9L 的超低油耗。该套系统的插混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 46.06%,达成了全球量产发动机中的最高热效率。 当下,中国汽车在纯电、混动等众多领域,已经实现了技术的全方位领先。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还通过全产业链的布局,成功获取了成本优势。技术与成本的全面领先,使得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时代成功实现“弯道超车”。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荣登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宝座。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 279.3 万辆,以上汽、奇瑞、比亚迪、长安、长城、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与日俱增。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崭新名片。让全球民众开上更优质的汽车,正成为中国汽车品牌所追求的目标。

标签: 越来越 正在 整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